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年项目(医学、生命科学及农业等)
3月1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年项目立项的通知,生物谷小编节选了生命科学及农业等相关学科项目整理如下
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独领风骚 金融助力:资本撬动产业增长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显然,创新驱动是新的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目标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技术、质量、品牌的竞争优势。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核心。经过20年的发展积淀,中山国家健康产业基地近年来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正朝着"千亿集群"的目标奋进。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海岸带典型岸段与重要河口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
7月25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海岸带典型岸段与重要河口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BAC68B00)进行验收,该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牵头、环渤海三省一市科技厅(委)联合组织实施。
2013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隆重闭幕 规模层次连创新高
由国家科技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于8月6日——8月8日在赤峰隆重举行。在历时三天的农博会上,交易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设备、新成果近4100多项;现场完成交易额达2.1亿元,意向成交额达5.2亿元;参加人数达12.1万人次;34项农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4亿元。
中国农科院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后期功能性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产、高含油量、广适应性
2011年度浙江省获国家科技奖项目简介
一、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水稻所 程式华、曹立勇、庄杰云、占小登、倪建平、吴伟明 针对在应用籼粳交培育超级杂交稻中常常出现的生育后期根系和叶片早衰、结实率低、灌浆差、综合性状不良的现象,创建了以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光合能力为目标的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
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将以大协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开展是一大亮点。记者从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真正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将力求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形式展开。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在发布会上表示,其目的是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热情,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
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农业科技创新应顶天立地
“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最高层面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定性,给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吃了颗定心丸。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农业科技创新该走向何方?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2月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答了四个字——“顶天立地”。 他解释说,所谓顶天,就是要达到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高峰;立地,则是要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医疗科技公司: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过去几十年间,医疗科技行业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但是目前,整个医疗行业正在经历 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投资的回报率在在传统医疗技术公司中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