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空白:亚盛医药抗肿瘤1类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获批进入中国临床
中国领先的原创药物研发企业亚盛医药今日(7月18日)宣布,由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作用于新靶点MDM2-p53的抗肿瘤1类新药APG-115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进入中国临床。这是APG-115继2016年6月获得美国FDA临床批准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DM2-p53抑制剂,将填补国内在该靶点药物开发领域内的空白。A
国内第一个口服紫杉醇制剂申报临床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是临床上广受欢迎的肿瘤化疗药,获批的适应症包括卵巢癌、NSCLC、HER2+转移性乳腺癌。不过紫杉醇水溶性差,只能借助于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复合溶媒以提高溶解性,极易导致严重过敏的不良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从分子结构上改构的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制剂改良后的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紫杉醇先后问世,也都取得了辉煌的市场成绩。
中国创新药研发任重道远,这几家创新型药企缘何成为国内新药研发的范本?
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的征途上任重道远,可也蓄势喷薄。正如华尔街日报前段时间发表的《China Emerges as Powerhouse for Biotech Drugs》中表述的观点:中国正在成为国际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开展临床试验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助力创新药研发。“十三五”期间,国家在重大新药专
国内首例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成功
6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一位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技术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加盆腔扩大淋巴清扫术,目前病人恢复良好。荧光显影辅助技术可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极其敏感地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在保证肿瘤清除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缩小淋巴结清扫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真正实现靶向手术、精准医疗。该患者今年62岁,因体检发现PSA升高
国内首款数字PCR通过创新医疗审批,或将刷新癌症靶向诊疗新思路!
2017年5月27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食药监械管〔2014〕13号)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公示了30个IVD类创新医疗器械特殊审批结果。其中有一项是芯片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PCR)分析系统,这就意味着,该数字PCR相关产品将进入“绿色通道”,或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第一款基于数字PCR的检测设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通过率
国内第一家全自动深低温细胞存储中心 “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如今,趁年轻、健康时,把自己的优质细胞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扩增并输回人体进行细胞治疗这一梦想成了现实。2017年5月18日,为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由上海长征医院与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军民共建的“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在上海长征医院正式启动。中心拥有国内第一家全自动深低温细胞存储中心,可实现活体细胞程序降温、存储、复苏、使用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由于整个流程均处于精准控制的深低温环境,从而
国内长非编码RNA又一篇cell!9张图带你看完sno-lncRNA的研究历程
5月4日,上海生化所的陈玲玲研究员在cell上发表题为《SLERT Regulates DDX21 Rings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长非编码RNA SLERT通过松弛DDX21的环形结构,从而促进Pol I转录 rRNA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SLERT是一个sno-lncRNA。Sno-lncRNA是一类新型的长非编码RN
Sci Rep:国内首个基于消费级基因数据构建的中国人高精度父系祖源图谱发表
近日,Nature 出版集团旗下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了来自 WeGene、中南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基于来自消费级基因检测的 2139 名中国男性 Y 染色体数据,构建了更高精
拜耳瑞戈非尼转移性结直肠癌和胃肠道间质瘤双适应症在国内获批
拜耳今日宣布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商品名:拜万戈®)转移性结直肠癌和胃肠道间质瘤两项适应症同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分别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