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型“迷你结肠”类器官,在时空分辨率下研究癌症发生
这项新技术为结直肠癌研究提供了一个灵活的高分辨系统,可以模拟之前只能用动物模型观测的复杂过程。这项技术在调整后或能用于研究其他癌症类型,为在体外进行癌症起始研究铺平了道路。
2024-04-26
Sci Bull:揭开心力衰竭的免疫特征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转录组学特征,除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外,他们还进行了实验验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024-05-13
Cell子刊:复旦大学邵志成团队开发人类大脑类器官及脑组织冷冻保存新技术
该研究能够在将来显著减少了神经类器官的制备时间和成本,并能维持活体人脑组织的病理特征,便于各种神经类器官和活体脑组织的大规模存储,促进脑科学基础研究、神经类器官移植治疗和药物评估与筛选。
2024-05-18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盛大开幕!
2024年3月7日,为期两天的“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 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在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盛大开幕!
2024-03-07
Adv Funct Mat:基于肽类的新型水凝胶或能展现出人类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修复的巨大前景
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尖端研究有望最终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种基于肽类的水凝胶能关闭皮肤伤口,并为受损的心肌组织提供疗法,并能重塑和愈合损伤的角膜。
2024-05-22
Nature Communications:他汀类药物通过上调circRNA-RBCK1预防心力衰竭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miR-133a在内皮细胞中与circRNARBCK1结合。与myo-miRNA家族成员miR-199一样,miR-133a的内皮异位表达是多种危险因素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常见机制。
2024-04-30
聚焦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深度剖析类器官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产业发展趋
在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上,首次邀请国内类器官技术优秀公司代表嘉士腾亮相乳腺癌综合诊疗规范中心展馆并参与开馆仪式剪彩。
2024-05-13
科学家发现,长期生酮饮食会提升多种器官的细胞衰老水平,好消息是可以逆转
生酮饮食(KD)指的是以脂肪为主、极低碳水化合物比例的一种饮食方法,在生酮饮食期间,由于缺少碳水化合物,人体肝脏产生酮体作为替代的能量来源。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