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 :海洋哺乳动物中首次发现甲流病毒

美国研究人员5月15日说,他们在海象身上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还是首次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报告说,2009年至2011年间,他们采集了生活在美国海岸的10种不同海洋哺乳动物的鼻拭子标本。 经检测,研究人员在两头海象身上发现了甲流病毒,另在28头海象身上发现甲流病毒抗体,这说明或许有更多的海象接触到甲流病毒。

2013-05-20

Evol Bioinfor:于军等重复序列与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关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军研究员和“百人计划”雷红星研究员的指导下,基因组所王大鹏博士、博士研究生苏尧等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与基因功能关系研究,以及突变和自然选择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杂志发表。

2012-11-18

PLoS ONE:猬科哺乳动物进化研究进展

猬科是胎生哺乳动物中最古老的科之一。猬科动物的进化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的白垩纪。除了大家熟知的刺猬(亚科)之外,形态上更为原始的毛猬(亚科)至今仍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 然而对猬科现生物种的进化关系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

2012-11-18

CHI SCI BULL:硒蛋白生物信息学研究在海生哺乳动物中的新进展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由硒蛋白形式存在体内并发挥功能。硒蛋白含有被称为第21种氨基酸的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由传统终止码TGA编码。人类目前对陆生哺乳动物、鱼类、原生生物、古细菌和细菌等物种的硒蛋白有所了解,但对特殊进化阶段和生存环境的物种的硒蛋白的认识还很匮乏。

2012-11-18

研究人员表示绝大多数疫苗在哺乳期接种并无危害

2013年9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十几年中,很多人都存在着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哺乳期间接种疫苗可能会对母婴不利,但始终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不过很多处在哺乳期的母亲也因此而停止了疫苗的接种。现在,根据美国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一项从2001年开始的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疫苗对于处于哺乳期的母亲都是安全的。

2013-09-09

哺乳动物中可能有32万种未知病毒

动物世界里的未知病毒数量一直是个谜。美国研究人员3日表示,他们使用统计学方法结合实地调查,首次估算出哺乳动物中尚未被发现的病毒可能有约32万种。这或许有助于将来应对可能的疫情暴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微生物学》网络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孟加拉国雨林中采集了1800多个飞狐蝠样本,飞狐蝠是体型最大的飞行哺乳动物,翼展可达1.8米。

2015-03-26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

2012-11-18

Nature:哺乳动物体内的抗病毒RNAi

RNAi在哺乳动物中扮演了抗病毒的角色。

2013-12-12

Science:哺乳动物也用RNA来对抗病毒

哺乳动物是否会如同植物那样用一种叫做RNA干扰的通路来制服病毒一直饱受争议,现在,2项研究显示,某些哺乳动物细胞确实是这样做的。这一发现可为研究哺乳动物宿主中病毒性病原体的控制提供一种崭新的方法。RNA干扰或RNAi是一种细胞用来抑制或沉默特定基因活性的自然过程。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RNAi还充当病毒攻击系统——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从而使病毒感染停止。

2013-10-11

Science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抗病毒机制——RNAi

2013年10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植物和昆虫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抗病毒免疫反应:RNAi反应(RNA干扰)。尽管RNAi在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现,但是科学家只发现该过程只参与基因调控而不参与抗病毒反应。近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Olivier Voinnet找到了RNAi参与到哺乳动物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证据,相关报道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