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发布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17日,中国科协在京举办了“典赞·2019科普中国”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评选结果,它们分别是:1.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
JAIDS:HIV未检测到就等于没有传播的接受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
2019年12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来自HIV预防研究的大量证据已牢固地确定“未检测到就等于没有传播(Undetectable = Untransmissible, U=U)”。这意味着,通过按规定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达到并维持无法检测到的病毒载量---血液中的病毒载量---的HIV感染者不会将HIV通过性传播给他人。美国疾病控制预防
Nat Commun:是什么阻止禽流感病毒向人类细胞中传播
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很难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如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可能引发大流行。 MDC和RKI的研究人员现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解释了为什么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没有那么容易。
Nature: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诸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诱发肺炎的病毒的新型疗法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阳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阐明了人偏肺病毒(HMPV)的关键组分结构后,发现了一种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两种病毒失活的新方法。图片来源: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RSV和
PLoS ONE:预测全球登革热传播的新方法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工具来预测登革热等人类传染病的全球蔓延并追踪其来源,该工具利用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旅行数据全球卫生数据交换所提供的登革热发病率,以得出有关登革热传播动态的新见解。
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
医学难题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有望商业化?
近日,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JohnR.Mascola在Nature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发表了他们在过去18个月在疫苗领域的最新研究。文中提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在一期临床研究中进行了测试,为基于结构的疫苗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概念证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毒经空气飞沫和
PeerJ: 新建图谱揭示寨卡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2019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Zika等传染病的传播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近来,很多研究希望预测寨卡病毒在全球和局部水平上预测寨卡病毒的传播风险,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传播的时空格局。 最近,来自Goethe大学和法兰克福Senckenberg自然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绘制了Zika病毒在南美传播风险的图谱。结果发表在《PeerJ》杂志上
科学家利用一个有3000年历史的埃及埃默小麦基因组揭示了传播和驯化的历史
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A 3,000-year-old Egyptian emmer wheat genome reveals dispersal and domestication history”的文章,通过分析一个有3000年历史的埃及埃默小麦基因组,发现了小麦传播和驯化的历史。四倍体二粒小麦(Tritic
嗜睡新药solriamfetol欧盟批准在即:治疗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白天过度嗜睡
2019年11月19日/生物谷BIOON/--Jazz制药公司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推荐批准solriamfetol,用于患有发作性睡病(有或无晕厥)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成人患者,改善觉醒(wakefulness)和减少白天过度嗜睡(EDS),具体为:其EDS采用主要的OSA疗法(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未能达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