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sity:特殊的醛糖还原酶或能促进机体饮食诱导的肥胖发生
来自纽约大学Grossma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高脂肪饮食或会促进其皮下脂肪组织中的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表达以及脂肪细胞衰老的诱导。
揭示冠状病毒劫持宿主细胞的蛋白酶caspase-6实现高效复制机制
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可以设计靶向caspase-6的药物,而且这种蛋白酶可能成为所有已知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干预靶标。
首个婴儿型庞贝病酶替代治疗“中国数据”发布,填补本土研究空白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IOPD患儿接受ERT治疗后,生存率提高、心肌肥厚改善、生长发育促进、运动能力发展,疾病进展得到延缓。同时,患儿耐受可,安全性良好。
Science:开发出一种更有效合成河豚毒素的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日本北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合成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方法,其步骤远远少于之前的方法。
科研人员实现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微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
相比于APOBEC3B,APOBEC3A更可能是引发人类癌症突变的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发现了酶APOBEC3A和癌细胞系中最普遍的突变特征(mutational signature,也译为突变标签)之间的联系。
Nature子刊:于海军团队等合成可用于肿瘤特异性蛋白降解和乳腺癌精准治疗的高分子蛋白降解剂
在于海军课题组前期发展多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智能递药系统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一种聚合物化PROTAC(POLY-PROTAC)纳米治疗策略,实现了肿瘤特异性PROTAC递送和蛋白降解。
产纤维素酶菌株诱变育种及产酶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科研人员还利用研究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蛋白和关键候选基因构建了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蛋白分泌途径模型,补充和完善了丝状真菌纤维素酶代谢调控过程及蛋白合成分泌途径。
Science:利用合成DNA技术揭示Hox基因簇调节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合成DNA技术和干细胞基因组工程技术,构建出人工Hox基因---它们计划并指导细胞在哪里发育成组织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