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烯微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杨晓兵合作,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imonene and its derivatives: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s的综述论
Science:揭示细胞再回收中心—自噬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其在压力状况下或资源有限时分离并再循环细胞组分的一种必要细胞过程,在此过程中,诸如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等“货物”会被称之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一种双膜结合室所捕获并进行靶向降解,那么这些所谓的自噬体是如何在细胞中形成的呢?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
生物全合成的自组装纳米疫苗研究取得进展
新型疫苗的快速研制对于防治突发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组分设计、剂型构建、制备工艺与疫苗的应用效果和转化潜力密切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采用生物全合成技术构建一种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以此为“底盘”制备的多糖和多肽类纳米疫苗,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均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高效的免疫应答水平,显着增强了传染病预防和肿
G3: Genes Genomes Genetics:新研究助力微生物组学的发展
所有多细胞生物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定居,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宿主一起进化。天然微生物组,即体内和体内生存的全部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对于宿主至关重要:例如促进营养的吸收以及抵御病原体。
Hypertension:肠道微生物组学数据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根据最近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人的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显示出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新筛选方法。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揭示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
2020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吸烟人群中的肺癌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而且其不同于吸烟人群所患的肺癌,似乎会对靶向性疗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台湾非吸烟人群中肺癌发生率较高的人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系列遗传改变,这些遗传改变
Nat Nanotechnol:开发出可吸入的合成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呼吸系统疾病
2020年8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针对小鼠的研究中,通过使用特殊的纳米颗粒,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通过分析患者的呼气来监测细菌性肺炎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其他肺部疾病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gineering synthetic breath
三七主要皂苷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和异源重建方面获进展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五加科药用植物,是我国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和片仔癀等中药品种的主要原料。迄今为止,以三七总皂苷为原料的血塞通系列品种产值每年已超过100亿元。因三七属野外灭绝物种,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种植满足入药需求,但人工种植过程中也遇到品种退化严重、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适生区狭窄(云南文山州为道地产区)、连
Molecular Case Studies:生物信息学手段帮助寻找胃癌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开发了第一种基于肿瘤细胞RNA测序的个性化胃癌治疗技术。该研究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表在《Cold Spring Harbor Molecular Case Studies》上。
韧革菌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作为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新药研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韧革菌素(Vibralactone)是刘吉开研究组2006年从高等真菌褐盖韧革菌(Boreostereum vibrans)的发酵液中分离鉴定的具有4/5融合双环内酯骨架结构的天然产物,其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在作为减肥候选新药分子的开发方面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研究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