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团队发现,母体孕期补Akk菌对子代小鼠干细胞影响深远,增强后代神经发生

Parag Kundu团队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母体孕期肠道微生物对子代干细胞的深远影响,并初步揭示了背后的机制。

2024-12-16

细菌阴道病新进展!Cell:宫颈阴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以预测女性感染衣原体的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性阴道病实际上由两种亚型组成,其中一种亚型会显著增加衣原体感染的风险。

2025-01-31

Cancer Immunol Res:揭秘TBK1分子或许是克服肿瘤对CAR-T细胞疗法耐受的关键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利用PDOTS对CAR-T细胞进行体外分析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表明,靶向作用TBK1或能通过克服肿瘤内在和外在的耐受性机制来增强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疗效。

2025-01-31

在早发性或非典型痴呆症患者中鉴定阿尔茨海默病,血液p-tau217较FDG-PET准确更高

[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

2025-01-06

BMC Rheumatol:绝经后的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较高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在评估女性群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时考虑其绝经状态的重要性,绝经后的女性(尤其是经历过早绝经的女性)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或许更高。

2025-01-06

Cell颠覆发现:导致六成癌症患者死亡的血栓,竟起源于肺,肺巨噬细胞释放囊泡促进癌症相关血栓和转移

这项研究证明了肺部促血栓形成微环境(PTN)的形成是癌症进展的系统性后果,并确定了 sEV- β2 既是血栓风险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也是预防血栓形成和转移的靶点。

2025-02-14

Front Microbiol:揭示微生物衍生的细菌细胞外囊泡与人类炎肠病发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概述了人类炎性肠病中微生物衍生的细菌细胞外囊泡的奥秘。

2025-01-23

Nature:从基因组到公共卫生,Phylowave如何重塑病原体适应监测

Phylowave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将基因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卫生行动的桥梁。它的出现为应对新发传染病和提升全球健康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科学工具。

2025-01-04

LANCET:突破溃疡结肠炎治疗瓶颈!Guselkumab(古塞奇尤单抗)的希望

Guselkumab不仅重新定义了UC治疗的可能性,更为炎症性疾病的靶向治疗树立了新标杆。

2025-01-04

子宫内的胎儿也存在功能的免疫系统

这项研究揭示了对一种在大脑中发现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作用的新见解。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