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在以不同速率衰老:肠道菌群是延缓肾脏衰老的关键...
其实,评估个体生物衰老率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如开发估计一种统一衰老指数的方法,或利用体外组织和细胞培养物研究分子衰老生物标志物。因此,基于人群样本以精确评估人体器官和系统衰老率的实际应用仍是空白。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迅领导的研究团
Nature子刊:王军/陈义华团队使用AI在肠道菌群中发现抗菌肽
抗生素耐药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近几十年来,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病原微生物持续增加,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引发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70万人。抗菌肽(AMPs)作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候选方案之一,具有不易产生抗药性、作用快速等优势,同时因为容易降解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持续性污染。因此,开发出能够应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物,缓解耐药问题迫在眉睫;
Nat Commun:水牛消化道的微生物群
水牛(Bubalus bubalis),是一种偶趾、有蹄的哺乳动物,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动物,能够提供牛奶、肉、皮革和役用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Nutrients:肠道菌群或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来自克拉克森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确定了肠道微生物组和肠道中的代谢组途径是否与个体的特征心理能量、精神疲惫、机体能量和机体疲劳有关。
八眉猪肠道菌群构建和代谢对食物纤维的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八眉猪(Sus scrofa)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猪种,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2.08%)显着高于野猪(45.72%)。八眉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二元杂交猪兼备母本耐粗饲和父本生长周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研究食物纤维对肠道菌群影响最理想的模型动物。蚕豆是青海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蚕豆秸秆经青贮后可用作饲料。蚕豆秸秆中总纤维含量达56.
Annals of Botany:山茶科古杂交事件及全基因组加倍研究取得进展
山茶科隶属于被子植物菊分支杜鹃花目,共包含3族9属约300余种,该科植物多为灌木及乔木树种,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其中,木荷属(Schima)为亚洲特有属,约含20种,该属植物多为森林建群种及乔木层优势种,以木荷为优势种且与其它典型常绿阔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木荷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山茶属(Camellia)含约120种,以我
出生后使用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群和耐药性有重要影响
人类肠道菌群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婴儿在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紊乱会造成其早期和以后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婴儿绞痛、气喘、过敏、功能性胃肠紊乱、肥胖和一般的免疫发育改变。
强生IL-23抑制剂Tremfya(古塞库单抗)2期研究疗效显著:高比例患者实现临床缓解!
Tremfya是第一个获监管批准的选择性IL-23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治疗斑块型银屑病。
BMC Medicine:染色体正常却不幸流产,或与孕妇生殖道菌群紊乱有关
流产是一种最常见的怀孕并发症。早期流产(12周以内)发生在五分之一的妊娠中,其中一半是由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而66%的染色体正常晚期流产(12至24周)与感染有关,这种情况在早期流产中较少发生。然而,目前对于染色体正常流产的原因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流产是极其不幸的,它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深入了解流产的原因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