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揭示HIV病毒变异情况
在感染的最初几周内,艾滋病毒的基因突变在破坏有效的早期免疫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针对不太可能发生变异的局部病毒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Ragon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同样采用了已经彻底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下一代(next-generation)技术以研究艾滋病毒如何在感染后的头几个星期内就发生变异
Proteomics:“条形码”能够快速检测变异病毒株
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种通过“条形码”病毒性疾病快速检测潜在的致死性突变新疫情爆发的能力。发表于《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的这项研究重点在于流行性感冒,包括猪流感(H1N1)以及更具危险性的禽流感(H5N1)菌株。 英国利兹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朱莉安.希思可(Julian Hiscox)博士和约翰.巴尔(John Barr)博士正在建立一个分子信号库。
Nat Gene:研究发现中风相关的遗传变异
3月8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在线刊登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a variant in HDAC9 associated with large vessel ischemic stroke”,在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揭示了中风的易感性与若干遗传变异有关。
:景海春等研究甜高粱基因组变异获进展
11月21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景海春研究组和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甜高粱和1个中国籽实高粱品系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
Nat Genet:POT1基因变异导致易患家族性黑色素瘤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在遗传形式黑色素瘤中关键性的特定基因突变。研究小组发现,POT1基因特异性突变的人极有可能发展黑色素瘤,POT1基因能保护我们的染色体末端免受损坏。
AJHG:NR2F2基因变异引发先天性心脏疾病
近日,研究人员已经探索出了控制参与心脏发育的其他基因功能的主基因NR2F2。NR2F2基因变异,是引发严重形式先天性心脏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椎间盘脱出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9日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基因,如果该基因出现变异,椎间盘就容易老化,导致椎间盘脱出和重度腰痛。 研究小组比较了366名日本的椎间盘脱出患者和3331名健康人的DNA排列,调查患者体内比较多的基因。此外,还分析了约2.5万名中国人和芬兰人等的DNA,最终发现一种叫做“CHST3”的基因与椎间盘变性有关。
PNAS:非语言行为或表达细微的遗传变异
一项研究提出,拥有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一种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通过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加以识别。 此前的研究报告说,有2份“G”版本的OXTR基因—这个版本含有单个核苷酸变化,在一个特定位置上从腺嘌呤变成了鸟嘌呤—的人据说比携带有至少一份“A”版本的拷贝的人更具同情心。Aleksandr Kogan及其同事提出,这些遗传变异也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