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竺淑佳团队揭示NMDA受体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2023年3月24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竺淑佳研究组题为Disti

2023-03-30

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2023-04-20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曾坚阳团队开发预测T细胞受体和抗原表位互作的AI模型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曾坚阳团队开发了TEIM模型,通过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的思想来准确预测TCR-epitope在残基水平的相互作用和结合信息。

2023-04-10

iScience:魏平团队利用模块重组设计新型嵌合抗原受体,为新一代CAR-T提供筛选平台

该工作利用模块重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嵌合抗原受体(CAR),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工具包及设计思路。

2023-04-06

Nature子刊:心脏中的雌激素受体,被发现可以调控女性肥胖

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分子货物是一种系统信号调节器,可以到达并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包括脂肪组织和骨骼肌。这也为细胞外囊泡介导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案例。

2023-03-15

Materials Today Bio: 结合合成生物学开发基于蓝藻的新生物材料的进展与展望

与真核微藻相比,蓝藻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最快的光合生长速率、较小的基因组、缺乏亚细胞组织,并且没有表观遗传基因沉默,因此,蓝藻更容易进行基因操作,已开发的遗传和计算工具也比微藻多。

2023-03-14

徐华强/蒋轶/段佳团队合作新发Nature子刊:内皮素受体多肽识别选择性的分子机制获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临港实验室研究员蒋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段佳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ruc

2023-03-13

Nature:通过降低结合亲和力来增强特殊抗癌抗体的疗效

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改变抗体与靶点结合的紧密程度或能改善癌症疗法的疗效。

2023-02-21

Cell Metab:隔日禁食结合有氧运动有望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0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遵循隔日禁食(alternate-day fasting diet)并进行运动的人能够改善他们的健康。

2023-02-20

Cell Discovery:揭示腺苷受体A2BR结合内源性和选择性配体的分子机制

研究解析了腺苷受体家族A2BR受体分别结合内源性配体腺苷(ADO)和选择性激动剂小分子(BAY 60-6583)并偶联改造型Gs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2埃和2.9埃。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