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疱疹病毒相关疾病的有吸引力的靶

2021年5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 布鲁塞尔维里大学研究者在PharmacologicalReview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Viral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ttractiveTargets for Herpesvirus-Associated Diseases”的文章。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疱疹病毒相关疾病的

2021-05-12

研究揭示抑郁症靶5-羟色胺受体的结构基础

  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发挥作用,赋予人们感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为“快乐神经递质”。5-羟色胺系统参与人体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大脑的记忆、认知、情感、学习和成瘾性,该系统的失调可能会引起多种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双相障碍、偏头痛等)。5-羟色胺的生理功能由十几种5-羟色胺受体介导,

2021-04-01

研究揭示多巴胺受体D1R与多巴胺结合特性及潜在变构调节机制

  多巴胺(dopamine,DA)是人体中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外周神经系统(PNS)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在CNS中,DA介导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在大脑奖励机制、动机产生、欣快感发生及行为调节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在PNS中,DA则主要是作为一种旁分泌信使,参与对血压、消化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等的调控。D

2021-03-22

研究发现RNA结合蛋白靶失调是精神疾病风险的重大影响因素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Olga G. Troyanskaya、Christopher Y. Park等研究人员合作,通过RNA结合蛋白靶位点失调的全基因组图谱揭示出对精神疾病风险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相关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尽管精神疾病有很强的遗传基础,但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确定。RNA结合蛋白

2021-01-22

研究提出预测RNA聚合酶暂停的深度学习模型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曾坚阳研究组成功开发了能在全基因组上预测RNA聚合酶暂停位点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研究为Pol II暂停现象在转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也为在缺乏测序数据的细胞系上研究Pol II暂停提供了很好的预测参考模型。真核生物的转录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被准确调控的动态过程,RNA聚合酶II(RNA

2021-02-03

Cell:新冠病毒N439K变种在毒力和传播能力上与野生型病毒相似,但能更强地结合人ACE2受体

2021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描述了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中一个氨基酸变化(N439K)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携带这种突变的SARS-CoV-2既常见又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28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irculating SARS-CoV-2 spi

2021-02-04

科研人员研发出系统性鉴定siRNA脱靶新方法

12月4日,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研究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李卫华研究组与扬州大学赵雅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Identifying Cleaved and Noncleaved Targets of Small Interfering

2020-12-06

Nature:详细绘制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结合,有助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2020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针对这种病毒的多种抗体的特征,并鉴定出那些最有效地中和这种病毒的抗体。抗体是人体为应对感染而产生的蛋白。最终,他们希望像这项研究中描述的强效抗体可以作

2020-10-20

Cell:揭示新冠病毒S蛋白RBD结构域的中和和免疫显性

2020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目前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预防疫苗来对抗这种病毒。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

2020-09-23

Nature:揭示SARS-CoV-2刺突蛋白结合人ACE2受体的结构机制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位于SARS-CoV-2冠状病毒表面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类病毒受体ACE2接触时,可以采取至少十种不同的结构状态。这种对感染机制的新见解为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