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特异性靶向免疫治疗——肿瘤细胞治疗最新突破
1996年,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报道了首例DC疫苗的临床试验;2002年,科学家公布首个成功的抗肿瘤疫苗研究结果;2009年,国家卫生部批准部分三甲医院开展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2011年,细胞免疫治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Development cell:应用CRISPR-Cas9实现斑马鱼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 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基于CRISPR-Cas9技术开发的载体系统在斑马鱼上实现了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这对于以斑马鱼为主要研究工具的科学家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Nature Biotechnology:如何正确选择特异性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丹麦科学家通过定量质谱技术鉴定了不同赖氨酸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靶向的乙酰化位点特征,这项成果对于基础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以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Nature Communications:肿瘤研究新工具---特异性标记血管新生
研究人员采用心梗损伤、后肢缺血、皮下肿瘤以及自发肿瘤等小鼠模型探索了Apln-CreER对损伤修复以及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新生的标记功能。
Affinium完成葡萄球菌特异性新型抗生素AFN-1252 II期临床招募
2012年8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 Affinium制药公司周二宣布已完成AFN-1252在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ABSSSI)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 该II期临床试验将对新一类抗生素进行临床研究,即设计为通过新的药物靶点——脂肪酸合成酶II(FASII)系统而抑制葡萄球菌脂肪酸合成的抗生素药物。试验将评价200mg剂量口服AFN-1252的药效、安全性及耐受性。
Immunity & Nat Immunol:滤泡T细胞分泌IL-4促进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B细胞是身体的抗体生长工厂,能够大量地产生抗体分子来选择性地靶向外部危险物。然而,这种过程也需要T细胞分泌一种被称作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的蛋白,其中IL-4促进一种被称作“类型转换(class switching)”的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功能性的特定抗体亚型。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是哪些T细胞产生IL-4信号。
三菱田边与Covagen达成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战略合作
(Fynomers平台) 2012年10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三菱田边制药(Mitsubishi Tanabe Pharma)宣布,已与瑞士Covagen制药签署了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开发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 三菱田边将支付Covagen制药一笔400万欧元的预付款,以获得开发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用于1个靶标对(target pair)的全球性独家权利。
JNCI:PSA筛查并不能预测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事件的发生
筛查组和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事件 欧洲前列腺癌随机筛查研究(ERSPC)结果提示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进行筛查能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来自芬兰Tampere大学的Tuomas P等评估了芬兰前列腺癌筛查研究(ERSPC的最大的组成部分)中死亡率的相关的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3月的在线期刊上。
PNAS: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参与控制转座子活性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证实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JMJ703参与控制了转座子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风(Xiaofeng 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