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S子刊: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有助于治疗新冠感染

ACS Pharmacology & Translational Science.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危及全球经济。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用于治疗COVID-19,因此有很大的抗药需求。

2020-12-17

研究揭示组蛋白乙酰化复合体调控光形态建成新机制

植物基因在光形态建成中会发生转录的重编程,同时伴随染色质的动态变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动态分布。大量光响应基因由于染色质开放性的变化,在“开(激活)”和“关(抑制)”之间切换以确保植物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照环境,这些基因包含光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组分因子。虽同为光信号的正向调节因子,转录因子编码基因HY5和BBX22被光诱导,光受体编码基因PHYA在光照条件下则被抑制。然

2020-12-06

揭示ZSWIM8泛素连接介导靶标指导的microRNA降解机制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段短的RNA序列,它能严格控制哪些基因表达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它们通过调节哪些信使RNA(mRNA)转录本---编码蛋白的单链模板---被细胞实际读取来做到这一点。但是,是什么控制着这些细胞控制因子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

2020-11-16

研究揭示DNA甲基与阿尔茨海默病病变之间的关联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而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理较复杂。AD主要的神经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斑块和微管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学界研究之前的AD病人脑组织样本和模型小鼠,发现在AD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表观调控改变和功能失调,包括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作

2020-10-24

促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构建手性1,4-二氮卓结构模块研究获进展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苏沃雷生是一类新型的催眠药,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的首个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苏沃雷生的关键结构单元手性1,4-二氮卓环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继利用亚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

2020-08-07

研究揭示人类细胞内介导错误折叠膜蛋白降解的“再泛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张在荣课题组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膜蛋白被泛素化并从内质网膜转运到细胞质中后,会经历“再泛素化”过程,进而能有效地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分子细胞》杂志。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聚积在细胞内会对细胞产生损伤,引起细胞功能紊乱并导致疾病发生,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真核

2020-07-14

研究揭示病原菌介导的新型泛素泛素的催化调控机制

 6月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课题组的研究论文"Insights into catalysis and regulation of non-canonical ubiquitination and deubiquitination by bacterial deam

2020-06-08

Nature:揭示蛋白NEDD8诱导细胞中蛋白泛素机制

2020年3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蛋白是细胞中执行特定任务的分子役马,但是对蛋白活动的时间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当蛋白完成它们的任务时,它们就会被降解。为了进行时间控制,一种称为泛素的标记被附着到不需要的蛋白上,从而对它们进行标记以便随后遭受降解。尽管附着泛素的复杂分子机器是已知的,但这些分子机器如何进行这种标记过程尚不清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

2020-03-28

Nature:液-液相分离调控染色质泛素修饰

2020年3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核是一个复杂的奇迹,它是细胞的指挥中心,包含着信息、代码和受控访问。但是与人造指挥中心不同的是,在科学家们看来,细胞核的内部是混乱的。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漂浮在水、蛋白、核酸和其他分子的海洋中,这些分子全都参与无数同时发生的反应。这些反应的主要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开启和关闭基因。这个过程称为基因调节

2020-03-21

研究揭示ALKBH1对非配对DNA 6mA甲基的结构基础

DNA 6mA(N6-甲基腺苷)作为DNA的第二种修饰形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基因组6mA的水平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组织发育、性别比例、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多种作用,阐明其调控机制是解码这一新型修饰碱基生物学功能的关键。2016年,耶鲁大学Andrew Xiao首次报道ALKBH1在真核生物中具有DNA 6mA去甲基化酶活性,而后一系

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