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华人生物学家对国内学界有五大积极影响
洋奶粉频繁涨价底气何在
洋奶粉又涨价了!上周,惠氏公司表示,由于配方升级、成本上升,旗下高端产品“启赋”系列将提价10%左右。有专家预测,此次惠氏奶粉提价,是对市场承受能力的一种先期预测,一旦市场反应稳定下来,其他品牌的进口奶粉必将跟风涨价。 近年来,洋奶粉涨价周期明显缩短,涨价频率也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各大品牌进口奶粉就已轮番涨价;时隔不久,惠氏便再次率先提价。
PLoS Genet:李家洋等纤维素高级结构的组装研究获进展
纤维素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细胞壁成分,其高级结构与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和经济价值密切相关。然而纤维素的组装过程极其复杂,除了纤维素链自组装假说外,一直没有证据证明纤维素的组装需要一些关键蛋白的参与。另一方面,早在2001年已有报道表明COBRA蛋白参与了纤维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但其作用机理一直未知,使其成为本领域的“未解之谜”。
中国南旱北涝不会影响国际粮价
中国南旱北涝引发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担忧。一些海外机构渲染中国将增加粮食进口并催动国际价格上涨。 今年7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农作物受旱面积约8000万亩,而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东北粮食主产区则遭遇洪涝灾害。 当前的洪涝灾害主要影响秋粮生产。秋粮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不过,中国今年遭遇旱涝灾害的耕地还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共有18亿亩耕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教席
近年来,科技部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2012年1月19日,UNESCO总干事Irina Bokova女士与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校长换文签署了《UNESCO与北京理工大学关于设立UNESCO教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的协议》。北京理工大学为教席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为教席合作主持人。
基层医疗器械市场,跨国巨头火与冰
跨国巨头们的“下基层”的路并不好走。然而,一线市场已经近乎饱和,各大跨国医疗器械品牌深入二、三、四线市场,基层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巨大的蓝海有着极大的诱惑,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市
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农业科技创新应顶天立地
“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最高层面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定性,给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吃了颗定心丸。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农业科技创新该走向何方?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2月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答了四个字——“顶天立地”。 他解释说,所谓顶天,就是要达到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高峰;立地,则是要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Nature:赤道太平洋中的季节循环
在大部分非热带海洋中,季节循环由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支配。但在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存在一个强季节循环,尽管辐射输入相对来说保持不变。James Moum及其同事发表了多年份观测结果,它们表明:来自下面的湍流混合占140° W处赤道太平洋“冷舌”中海平面温度的季节循环幅度的大部分。这些发现应能提高我们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循环的认识,帮助提高很多海洋-大气耦合气候模型的准确性。
新华社:不应过度迷信洋食品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4日发布消息,在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这无疑给信奉“洋奶粉”的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洋奶粉”“百分百纯净”的神话被打破。这也再次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中外皆有,客观看待,冷静应对,方乃理性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跨国乳业巨头在“受污”问题上今年已是“二进宫”。今年1月,该公司生产的奶粉就曾被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胺。
赤道东太平洋逾一成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图示: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据每日邮报消息,最新调查显示,赤道东太平洋海域超过10%(12%)的海洋生物面临灭绝危机。许多地区的海洋哺乳动物、海龟、鸟类、珊瑚、红树林等正面临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和厄尔尼诺等多重影响。 由自然保护联盟(IUCN)率领的科学家调查了加利福尼亚湾、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海岸、部分近海海洋岛屿和热带东太平洋群岛地??区的1600余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