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测序找到背后原因
黑色素瘤是最为致命的皮肤癌类型,且发病率不低——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统计,每38名白种人里,就有1人会在生命中的某一时刻罹患黑色素瘤。如果发现得早,这种恶性肿瘤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一旦它发生扩散,治疗手段就会大受局限。但要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并非易事。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黑色素瘤来源于痣的恶化。然而事实上,这只能解释部分黑色素瘤的起源。大部分黑色素瘤在发
Science子刊:开发出一种检测新冠病毒RNA的双色RT-LAMP技术
2020年9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基于此,人类面临着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快速检测现有的SARS-CoV-2感染和评估病毒传播至关重要。基于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
Cell Rep:单细胞测序预测化疗的有效性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Jun Hee Lee博士课题组使用一种单细胞RNA测序的技术,首次展示了单个癌细胞群中的各个细胞对化学疗法引起的DNA损伤的基因表达差异。他们发现,这些反应可以被分为三类:激控制细胞死亡,细胞分裂或应激反应。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科学家开发出高通量检测单细胞mRNA动态变化的新技术scNT-seq
细胞命运转变以及响应外界信号的过程中会改变细胞类型特异(cell-type-specific)的基因表达,而基因表达的丰度(total RNA level)是由mRNA转录、加工、降解等过程共同决定的。在含有多种细胞类型的复杂组织和系统中,在单细胞水平准确测定这些 mRNA动态变化过程对于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mRNA代谢标记技
《细胞》亮点:庄小威联合团队看清染色质转录动态;单细胞测序揭示肺癌难根治原因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多篇论文。第一篇论文来自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与Bogdan Bintu教授的联合团队。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成像技术,能够看清染色质的3D结构与转录活性。研究人员们在摘要中指出,染色质的3D结构调控了许多基因组的功能。如果有一款工具能够看清染色质的3D结构,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生理功能。为此,研究人员
NEJM:单细胞测序揭示线粒体疾病发生机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人员在发现了有关一类线粒体疾病的新致病机制。线粒体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干扰体内能量的产生,目前尚无法治愈。该发现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Nat Methods解读: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成像技术 或能揭示细胞骨架蛋白扮演的新角色!
2020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骨骼帮助机体移动时,细胞中骨架样的细丝同样能够帮助细胞结构移动,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题为“Actin chromobody imaging reveals sub-organellar actin dynamic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
Nat Methods:开发出CRISPR辅助的新技术来检测活细胞中的RNA结合蛋白 未来有望助力人类疾病研究
2020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目前科学家们还并未完全理解RNA分子的多样性,但他们认为,与这些RNA分子结合的RNA结合蛋白或与多种机体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题为“CRISPR-assisted detection of RNA–protein interactions in li
Nat Biomed Eng新突破!通过PET/CT成像对单细胞进行全身跟踪
2020年7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活体分子影像可以检测注射后的细胞在全身的移动动力学和移动途径,但是由于造影剂的非特异性分布富集以及细胞将造影剂排出细胞外,导致现有的大多数方法无法准确地评估细胞的分布。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系、放射科、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在Guillem Pratx的带领下,开发了一种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单个细胞
Genome Biology :单细胞RNA测序可定量检测药物对胰岛细胞的效果
胰腺是产生消化酶以及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的器官。胰岛专门负责激素的分泌,其中有β细胞和α细胞,β细胞会产生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所需的激素——胰岛素,而α细胞会产生负责升高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激素——胰高血糖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