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李玉琳/李平/灼锋团队利用光遗传学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心力衰竭

这些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免疫轴可调控心力衰竭,并且是很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2025-07-01

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VCI的新机制。

2025-05-13

Nature子刊:科谭磊/杨操团队开发超声增强的广谱抗菌肽,治疗抗生素耐药菌感染

这项研究改变了抗菌肽的传统用法,并大幅提升了其抗菌能力,研究团队认为,基于 FF 的超声激活的抗菌肽可用于高效治疗深部且血管分布不良的感染,为对抗耐药性感染提供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策略。

2025-05-08

恒瑞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徐瑞团队领衔

这些结果表明,SHR-A1904 在 CLDN18.2 阳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及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5-07-18

Nature子刊:邹强/李靖/李霞/崔心刚团队揭示新型细胞死亡形式双硫死亡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

该研究发现,乳酸脱氢酶 B(LDGB)促进肿瘤浸润的 CD8⁺ T 细胞的双硫死亡和耗竭,从而导致抗肿瘤免疫受损,表明了 LDHB 是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一个潜在靶点。

2025-06-16

CD:徐瑞/王峰团队揭示HDAC抑制剂不增效免疫疗法对抗实体瘤的原因,添加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可破!

该研究发现,血管异常化是导致HDACi与ICIs联合治疗方案在实体瘤中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而在二联疗法的基础上引入抗血管生成治疗(三联疗法),可显著改善血管异常,并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2025-06-15

Nature子刊:苏建忠/陈卫团队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肠道菌群-细胞类型的内在关联

scBPS 能够将细胞群与其相互作用的肠道微生物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图谱绘制。

2025-04-13

科大团队发现PD-1抑制剂耐药新机制,巨噬细胞产生的衣康酸是关键

该研究证实,巨噬细胞来源的衣康酸是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还发现,靶向ACOD1,可通过抑制衣康酸的生成,有效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5-04-05

Cell子刊:袁静/柯跃团队揭示高产乙醇肺炎克雷伯菌加重肺损伤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表明,高产乙醇肺炎克雷伯菌(HiAlc Kpn)会引发乙醇介导的肺部防御中中性粒细胞嘧啶分解代谢和代谢过程的紊乱,这不仅导致乙醇诱导的免疫逃逸,还增加了宿主的易感性和肺部损伤。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