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该领域的几十位顶尖学者纷纷出示证据回应!

  基因编辑技术无疑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而基于CRISPR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更是可以称之为分子生物学上的耀眼明珠,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之广泛,少有其他的生物医学技术能够望其项背。正是因为其显示出的巨大应用的前景,因此,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此攻克诸多疾病,目前也有一些临床实验正在进行。既

2018-04-03

J Immunol:华人科学家发现介导巨噬细胞代谢与炎症应答对话的关键分子

2018年3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于巨噬细胞来说,免疫应答的快速启动和及时终止在对抗病原体感染的正常宿主防御过程中同等重要。但是如何调节这些过程,尤其是通过哪个细胞代谢程序,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最近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参与巨噬细胞促炎症反应激活和终止的重要分子,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

2018-03-24

华人学者Nature重磅:儿童癌症与成人突变重合率不到一半!

 今日,知名学术刊物《自然》背靠背在线刊发了两篇重磅论文,报道了在儿童中进行的首次泛癌症基因组分析。这些分析对于了解儿童与成人的癌症区别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并有望为儿童带来更为精准的疗法。我们很高兴看到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Jinghui Zhang教授主导了其中的一项研究。我们都知道,成人的癌症往往由多种遗传变异引起。这些变异积少成多,量变带来质变,最终诱使癌症的出现。然而我们也

2018-03-01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调节代谢不依赖产热功能

2018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Lkb1调节线粒体氧化呼吸以及棕色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棕色脂肪组织Lkb1特异性敲除小鼠在高脂饮食情况下代谢性能得到改善缺少了Lkb1的棕色脂肪组织表现出线粒体DNA基因表达的降低以及电子传递链蛋白质组的失衡棕色脂肪组织Tfam特异性敲除小鼠在产热与代谢之间表现出类似的变化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对机体产热调节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整体的能量消耗。但

2018-03-11

JCI:华人科学家发现影响黑色素瘤药物抗性的信号轴

2018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BRAF,NF1,KIT等受体酪氨酸激酶发生突变会导致MAPK/ERK信号途出现异常激活,进而引起癌基因转录组的激活。但是MAPK信号途径如何在癌症中与转录应答偶联在一起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华人科学家Yu Chen等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两种MAPK激活的肿

2018-03-07

泛素化新药开发 华人科学家获投种子轮1500万美元

 近日,一家与华人科学家密切相关的蛋白质降解技术新锐Cullgen宣布成立,并获得了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专注于开发泛素化蛋白降解机制新药。本轮融资由中国科研圈密切关联的日本投资集团GNI Group注资。Cullgen是一家自北卡罗来纳大学(UNC)拆分独立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利用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技术平台uSMITETM ,开发首创的新药, 用于治疗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最初

2018-03-06

我国学者在酵母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630005,31770084,31628011,31771382)等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楼慧强教授课题组在酿酒酵母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黏连研究中连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bf4 Recruitment by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Defines an Upstream Ra

2018-03-09

Cancer Res:遵义医学院学者发现调节肝癌进展和转移的新分子

2018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在炎症、组织修复和胚胎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尽管TGF-β调控许多细胞过程,但这些过程都相对简单:TGFβ累配体与II型受体结合,进而招募并磷酸化I型受体,I型受体再磷酸化SMAD蛋白,SMAD与coSMAD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内聚集调节目标基因表达调控。

2018-03-06

华人科学家开发出微小光驱动纳米线调控神经活性!

2018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黑箱子:快速移动的电信号如何转变为思想、行为以及疾病仍然是未解之谜。但是它是通过电信号完成的,因此就可以被侵入——问题在于找到一种精准、容易操作的方式操纵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图片来源:Nature Nanotechnology一项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展示了如何使用一种小的、光供能的纳米线来提供这些电信号。这项研究于近日发

2018-03-03

华人研究荣登Cell封面 可精确诊断多种疾病的AI诞生

 春节长假刚过,我们就听到了一条好消息!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细胞》上,华人学者张康教授的研究荣登杂志封面!他们所带来的,是一款能精确诊断多种疾病的人工智能(AI)工具。人工智能是近年的热点。以AlphaGo击败李世乭为标志,人工智能迅速地进入了普通百姓的视野。与之相随的,是它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的一项又一项突破。先前,我们曾报道一款能诊断乳腺癌的人工智能。它只需几秒钟,就能取得比人类医生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