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tem cell:华人科学家发现提高CRISPR-CAS9效率的小分子化合物

近日,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 stem cell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高通量小分子化合物筛选,鉴定出几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提高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效率。这项研究不仅找到了一种提高CRISPR-CAS9效率的方法,同时首次证明了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成功的调控基因组工程。

2015-02-12

41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近日公布2011年度会士名单,包括41位华人在内的539位学者当选。他们将出席2月1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年会,并获颁证书和象征杰出贡献的蓝金玫瑰纪念牌。

2012-11-19

FDA药品质量办公室正式成立 华人担任副主任

大家翘首以待的美国FDA药品质量办公室(OPQ)经过2年多的筹备,终于正式成立了。美国政府的办公室(Office)相当于我国的司,通常编制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下属若干个处(Division)。但OPQ预计的编制上**,下属8个司,属

2015-03-26

Nature medicine 华人研究:吸烟易引起糖尿病发生

近日,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华人科学家Ming-Hui Zou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MPKα2,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解过程,虽然出现体重下降,但是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2015-03-26

Nature:华人科学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新通路

近日,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Weilan Ye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影响内皮细胞迁移的一条新的信号通路,该发现对于调控肿瘤等疾病中病理性血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2015-03-20

华人声音Nature:p53介导“铁死亡”抑制肿瘤进展

近日,细胞生物学领域著名华人科学家Wei Gu在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经典肿瘤抑制因子p53能够通过调节细胞胱氨酸代谢以及ROS应答,介导ferroptosis过程,抑制肿瘤生长,拓展了人们对p53功能的新认识。

2015-03-20

华人学者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美国华人学者陈志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能识别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当人体出现感染迹象时,它就会“拉响警报”。这一成果对开发艾滋病药物与疫苗或许将有很大帮助。 陈志坚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用生物化学手段提纯蛋白质,找到了一种叫做的cGAS的酶。

2015-03-26

NCB:两华人科学家同时发现能量水平对肿瘤抑制关键途径的调控作用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同时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陈俊杰教授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管坤良教授两位华人科学家研究组关于AMPK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两篇最新文章。

2015-03-16

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理查德·杰尔 Richard N. Zare 美国 理查德·杰尔教授,美国籍,男,1939年11月出生。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化学奖等多项奖项,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联合推荐。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