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十六年 御香苑感恩有您
“吃肥牛,去御香苑”,一句北京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延续了十六年。不仅仅是因为御香苑肥牛自身的鲜活品质,更因为十六年来广大御香苑新老客户的鼎力支持,才有此口碑佳话。8月,即将迎来御香苑成立十六周年的盛大庆典。
生命科学电子报 第一百三十六期
诺维信推出新型生物乙醇酶制剂
2月22日,据丹麦《商报》报道诺维信将推出一种全新的酶制剂,用于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据公司介绍,这种酶制剂的使用将大大降低成本,并增加从农业残余物和废弃物转化生物燃料的产量。 诺维信公司首席执行官Steen Riisgaard称,第一家乙醇厂拟定于今年开始正式商业化生产。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提供酶制剂,促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2015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名师解析(十六)
2015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名师解析(二十六)
Nature:“神经酰胺-1-磷酸盐”的细胞输送
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作用脂质“神经酰胺-1-磷酸盐”(C1P) 调控从生长和生存到“促炎反应”在内的各种不同过程。在这项研究中,Dinshaw Patel及同事研究了C1P是怎样被输送到细胞中的特定点的。他们识别出被称为“神经酰胺-1-磷酸盐转移蛋白”(CPTP)的一种新颖的脂质转移蛋白,同时结构和功能研究也显示了C1P被从其在“高尔基”复合体中的合成点输送到胞质膜上的机制。
Emer Micro & Infect:药物吡嗪酰胺靶向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治疗肺结核(TB)最重要的药物攻击结核分枝杆菌来缩短疗程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
通过一种改造的细菌实现柳枝稷到乙醇的直接转换
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经过遗传改造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不仅能够把生物质纤维素转化成糖,还能把糖转化成乙醇燃料。利用植物生物质进行具有成本效率的生物燃料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造乙醇之前的化学和酶预处理的成本。微生物工程的工作的方向因此一直放在了制造可以执行向乙醇的生物质转化的所有阶段的一种微生物菌株上,包括把植物纤维素分解成糖并且把得到的糖发酵成乙醇。
AAC:鉴别出一种新型的细菌耐药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来自锡耶纳大学等处研究者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意大利分离出的绿脓杆菌菌株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菌获得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名为FIM-1,相关研究成果“FIM-1, a new acquired metallo-β-lactamase from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 from Ita
AAC:揭示细菌β内酰胺酶抵御抗生素杀菌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中,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可以高效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