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转基因蓝藻成功转变成能源 或替代乙醇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近来采用蓝绿澡、阳光、二氧化碳以及细菌生产出了丁醇,该物质为碳水化合物,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 可作能源使用的丁醇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原料丰富并且可再生,并且丁醇的产量潜力巨大,比用玉米和蔗糖生产乙醇效率高出20倍左右。
PLoS One:谷氨酰胺转移酶2的识别或为开发新型抑郁症疗法提供帮助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两种分子(一种分子在抑郁症中水平降低,一种分子在使用抗抑郁症药物后水平升高)结合起来,或可以产生出治疗抑郁症的新药。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可以使大脑细胞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产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DNF是一种大脑营养因子可以补充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性。
美国: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先进乙醇原料
美国一名决策委员日前透露,美国联邦政府或将批准高粱作为清洁型乙醇的原材料,这将为种植户提供新的赚钱机会,同时还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西堪萨斯州地区的一个生产厂已经斥资数百万美元进行整修,争取尽早实现将高粱加工成为高质量的乙醇。
纤维素燃料乙醇“酶”好时代
秸秆、甘草、树叶,这些在很多人眼中称之为‘废料’的东西,其实都是宝贝。他们甚至可以成为车用燃料。而酶就像是打开生物世界的钥匙,它是一种蛋白质,通过它的催化作用,能够将植物废料中的植物纤维转化为糖,然后再经发酵制成为乙醇。将这些乙醇添加到燃料中,能够降低石油燃料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我们把这种用非粮食作物生产出来的乙醇称之为第二代燃料乙醇。
汇展电子报 第三十六期
生命科学电子报 第一百五十六期
燃料乙醇实现无废水排放
由江南大学和天冠集团共同完成的燃料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循环新工艺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的项目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首次形成了燃料乙醇生产中无工艺废水排放的绿色制造技术,并首次提出了发酵生态工程学新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治理以木薯及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取得了根本性和方向性的突破,其技术路线及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推进产业化实施。
BP取消美国纤维素乙醇工厂计划
英国石油公司(BP)日前表示取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建立纤维素乙醇工厂的方案,意味着它今年将退出使用非粮食作物生产“新一代”乙醇汽油的计划。 据悉,该计划是利用高粱和甘蔗等坚韧稻科植物生产纤维素生物燃料。在使用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燃料的优劣论中,纤维素生物燃料曾被视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尽管拥有政府授权,但它如今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各家企业都很难进行商业化生产。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电子报 第一百九十六期
丹麦公司成功将木薯转变为生物燃料乙醇
据外媒报道,由丹麦生物技术公司诺维信(Novozymes)所领导的研究项目,已经成功将莫桑比克盛产的木薯转换为生物燃料乙醇,大幅减少莫桑比克民众燃烧煤炭中毒事件。 据报道,这家将木薯(cassava)转换为乙醇燃料的公司,位于莫桑比克东南部城市贝拉(Beira),成品出厂后,再运往其他城镇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