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ologi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叶片同位素15N自然丰度值(δ15N)受氮循环的多个过程及相互作用的影响,能够综合反映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特征,如开放程度和可利用N状态。大量研究发现,热带和亚热带相对于温带和北方森林氮更为富足,其生态系统氮周转和循环较快。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叶片和土壤δ15N比温带森林的较高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普通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δ15N可以判断生态系统氮状态。
2013-10-16
Ecol Indic:蔡庆华等揭示小水电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
近日,国际杂志Ecological Indicators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diatom-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D-IBI) for rivers impacted by run-of-river dams。
2012-11-18
Chinese Sci Bull:藤本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很重要
中科院西双版纳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学研究组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Doi: 10.1007/s11434-011-4690-x)上发表的文章表明,藤本植物由于不需要构建强大的支撑器官,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得它们可以将资源分配到光合和运输器官。与乔木的叶片相比,藤本植物的叶片通常寿命较短,而且养分含量较高,同时其凋落叶易于腐解。
2012-11-18
Nature:干旱对旱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平衡的影响
人们可能以为,气候变化(如对很多旱地所预测的干旱程度的增加)在21世纪可能会打乱碳、氮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些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生产的必要营养成分。 这项研究发现,干旱对全球旱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浓度有一个负面影响,但对无机磷的浓度却有一个正面影响。这说明不同养分循环因干旱程度的增加会发生“去耦合”,后者可能会对控制初级生产力等关键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产生一个负面影响。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