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揭示了一种癌症驱动模式和一种精确医学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选择性地靶向特定肿瘤或肿瘤类型的癌基因或肿瘤抑制通路的能力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绝大多数驱动突变直接激活同一通路中的致癌信号。因此,仍然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尚未证明的对生物靶向治疗有效的致癌机制。

2022-02-15

Gastroenterology:德国专家发现预防早发肠癌应从20岁开始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发病率第三的癌症,多见于老年人群,由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肠癌日益年轻化,早发性结直肠癌(小于50岁)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肥胖作为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点已经达成了共识,怎样才能预防肠癌的年轻化?最近,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

2022-02-04

《科学》子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破解肠癌“排斥”T细胞之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一直都备受医学界的追捧。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被颁给了两位免疫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可是,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仅为15%。造成这种疗效异质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不同,尤其是CD8+T细胞的浸润。CD8+T细胞在结直肠肿瘤中的

2022-02-05

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株 B.1.1.529 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并列为受关注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即风险等级最高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后,奥密克戎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各地,并导致了新一轮大流行。2021年12月23日,Nature 同期发表5篇论文,表明奥密

2022-02-04

专家提醒要尽早接种HPV疫苗并定期筛查

  科学保健,做好宫颈癌三级预防

2022-01-25

《科学·转化医学》:量小却持久,这个新CAR-T真可以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得天独厚,效果卓绝。虽然在临床治疗上的有效率很高,但效果的持续性一直是一大问题。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例,60-70%的病人在接受靶向CD19的CAR-T治疗后,都无法长期维持临床效果。从以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大量治疗案例中可知,治疗失效的原因千差万别:抗原丢

2022-01-13

北大武阳丰教授团队研究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年度最佳论文

  近日,四大医学期刊之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公布了该刊2021年度最值得关注论文共14篇。由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Bruce Neal教授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低钠盐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

2022-01-10

FDA授予西比曼C-CAR039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和快速通道(FT)资格

1月13日,专注于开发创新细胞疗法生物制药公司的西比曼生物科技宣布,美国食药监局(FDA)已于1月11日授予公司细胞治疗产品C-CAR039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资格和快速通道(FT)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2022-01-13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刊发北京大学刘民教授团队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发表了《全球新冠检测人群与确诊患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论文。通过对95篇论文、涉及新冠感染者300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新冠感染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超过40%。提示新冠防疫的艰难及出现疫情全面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刘民介绍,无症状感染

2022-01-05

武汉臻和医学检验实验室正式运营

聚力新生力量崛起,打造华中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