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细胞治疗进入医保可有希望?
8月1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评审中心(CDE)最新公示显示,复星凯特旗下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拟用于治疗接受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在常见恶性肿瘤排位中在前10位以内。近年来,随着我国对CAR-T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改变了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让中医药抗疫成果的“三方三药”在变异病毒防控中发挥作用
当前,全球疫情上升迅速,疫情输入风险加大。近期,多地机场、口岸、定点医院陆续出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围扩散。截至8月4日上午9时,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全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44个,为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多。中医药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一大优势,在湖北疫情时发挥了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
江苏省将五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
今年7月伊始,江苏省医保将五种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对象。这五种罕见病是:戈谢病,庞贝病(又名:糖原累计病II型),法布雷病,脊髓肌萎缩(SMA),粘多糖储积症IV型的罕见病用药,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用药保障对象范围。报销的比例如下:30万元及以下,支付比例为80%;30—70万元(含70万元),支付比例为85%;70万元以上费用,支付
Nano Letters:光控DNA微纳制造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华带领团队在光控DNA微纳制造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mote Photothermal Control of DNA Origami Assembly in Cellular Environments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上。DNA折纸(DNA origami)结构是由一条数千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链霉菌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因而原生质体或孢子均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
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取得进展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细胞外囊泡的mRNA含量极低且检测
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
中疾控: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
在今天(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应关于疫苗保护效力的提问时表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王华庆说:“到目前为止,新冠疫苗不管是在临床试验获得的保护效率,还是疫苗上市后获得的保护效果,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感染的情况,不意味着这个疫苗保护效率不高。因为不
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磅文件!重罚集采低成本报价、串标等行为
6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共分8章70条,包括总则、筹资和待遇、基金管理、医药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其中重点内容包括:第二十一条提到,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扩大重疾险等保险产品范围。鼓励用人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规定为职工和成员购买商
Science:呼吁全球做出历史性抉择防控室内气溶胶传播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近代史经历的一场重大灾难,目前形势仍不乐观,未来走向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虽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展开,但有效的物理防控仍然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举措。作为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一直受到争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3月官方宣布空气不传播新冠肺炎。随后,来自全球36名顶级科学家组织239名相关领域科学家呼吁世界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