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从远古化石发现新海豚物种
世界上有一种动物,视力消失,生活在严重污染的河道中,随着时间推移,数量越来越少。这里所说的这种动物叫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一项最新的研究,从远古化石头骨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江豚(海豚)属,该属的生物生活在两千五百万年前的北冰洋附近的海洋中。该属的海豚是现代恒河豚的进化关系最近的“亲属”。
Nature Commu:恐龙化石中发现骨胶原和血红细胞
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在距今7500万年的恐龙化石上发现残留的软组织和血红细胞。这些样本也许能解释恐龙究竟是鸟类这样的恒温动物还是两栖动物这样的变温动物。
浙江天台盆地新发现一枚形状似鸟蛋的恐龙蛋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蜀康博士、邹晶梅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王敏与浙江自然博物馆合作研究了一枚发现于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地层中的蛋化石。该蛋化石仅4.5cm长,有明显的尖端和钝端,外形与鸟蛋非常相似,却显示出恐龙蛋的蛋壳显微结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Historical Biology。
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植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副研究员等人对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陆生植物最早在泥盆纪早期就具有攀援习性的可能性。 莱氏蕨(Leclercqia)是一种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程度深入,也广为学者所熟知的植物之一。
地球十二种“活化石” 数百万年几乎未进化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纵观当前地球物种生态的进化发展,许多物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进化,其身体结构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仍有一些物种却始终处于进化起跑线起点。 目前,美国《连线》杂志列举了全球十二种“活化石”物种,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几乎未出现什么身体变化,即使当它们相关的亲缘物种已灭绝或向其他进化分支发展时,它们仍保持着不变,顽强地生存在地球上。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