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73抑制剂AB680+化疗+抗PD-1疗法疗效强劲:总缓解率41%,疾病控制率85%!
AB680是进入临床的第一个CD73小分子抑制剂,疗效优于胰腺癌一线标准护理方案(Abraxane,ORR=23%)。
新研究表明对SARS-CoV-2的保护性免疫可持续8个月或更长时间
2021年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几乎所有COVID-19幸存者都拥有对抗再次感染所需的免疫细胞。这一发现基于对188名COVID-19患者血液样本的分析,表明在最初感染的症状出现后,学会如何对抗特定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中所有主要参与
JAHA:队列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保护女性的心脏免受早期乳腺癌化疗期间造成的损伤
2021年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作为常见的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可能会保护女性的心脏免受早期乳腺癌化疗期间造成的损伤。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6日在线发表在JAHA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atin Exposure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nthracycline‐ or Tra
J Mater Chem B:加热可让化疗药物更有效杀死癌细胞,效率增加34%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在用化疗药物靶向癌细胞的同时加热它们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杀伤它们的方法。他们发现将化疗药物“加载”到微小的磁性纳米颗粒上,在给癌细胞递送这种药物的同时,利用这些磁性颗粒加热这些癌细胞摧毁它们的效果要比不加热时高出34%。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
Stem Cells Transl Med:全球首个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脐带衍生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降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加快康复时间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糖尿病研究所(DRI)和细胞移植中心主任Camilo Ricordi博士和他的国际合作者团队正在报告一项突破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脐带衍生间充质干细胞(UC-MSC)输注安全地降低了最严重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加快了康复时间。Ricordi博士的同行评审论文于2021年
研究发现阅读过程中首轮平均注视时间的个体差异与静息态功能连接有关
眼动(eye movement)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中的眼动存在个体差异,但学界尚不清楚其神经关联。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兴珊课题组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眼动追踪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个体在篇章阅读中的首轮平均注视时间与个体静息态功能连接间的关联。首轮平均注视时间(first-pass
PLoS Comput Biol:我国科学家鉴定出化疗药物普拉曲沙在体外比瑞德西韦更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2021年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种新的计算药物筛选策略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发现最初为治疗淋巴瘤而开发的化疗药物普拉曲沙(pralatrexate)有可能被重新用于治疗COVID-19。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2月31日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
Mol Cell:关键蛋白提高化疗效果
化学疗法不仅攻击癌细胞,还攻击我们体内的所有细胞,这就是为什么接受治疗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诸如身体虚弱,脱发和恶心等副作用的原因。但是,由于癌细胞的分裂和扩散速度比大多数正常细胞快,因此癌细胞对化学疗法更为敏感,化学疗法通过抑制其扩散能力杀死细胞。化学疗法经常靶向并破坏DNA,从而使癌细胞不再能够复制其基因组,这是复制遗传信息,阻止其生长并死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