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桑卡:我以为自己会得医学奖
当地时间10月7日,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奇兹·桑卡在他的办公室。来源:界面/张洁华本周三,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教堂山分校遗传医学大楼,平时安静的三层实验室气氛显得有些不同,UNC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
2015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生物学家!DNA修复机制获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7日宣布,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一名瑞典科学家(Tomas Lindahl)、一名美国科学家(Paul Modrich)和一名有美国和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Aziz Sancar),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酶机制方面做出了根
漫漫创业路,共享珞珈情——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化学生物医药分会
8月22日下午,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化学生物医药分会2015年度大会以“沪上创业珈—分享与传承”为主题在上海市西延安中学成功召开。
化学家发明新基因字母:扩展生命的自然语言
A、T、G、C和P、Z六种字母Benner的研究首次发布在《Quanta》杂志上。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DNA使用一个优雅的双螺旋结构存储者我们的遗传代码,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
英国教授因数据问题撤销《生物化学》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数据与已发表论文数据重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Michael Seckl教授撤销一篇《生物化学》论文。该论文主要研究某细胞生长因子在肺癌抗凋亡过程中的作用。Michael Seckl发出声明称,他们
Neuron:发现化学物AAQ能够让盲鼠恢复视力
根据于2012年7月26日在线发表在Neuron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AAQ(acrylamide-azobenzene-quaternary ammonium, 即丙烯酰胺-偶氮苯-季铵盐)的化合物能够暂时性恢复盲鼠的一些视力,并且目前正在改进这种化合物以便希望有一天它能够让患有变性失明的人们再次看见东西。
Nat Methods:贺思敏等揭示基于高精度质谱鉴定化学交联肽段的方法
2012年7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实验室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贺思敏教授领导的pFind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Cross-linked Peptides from Complex Samples”的文章。
得品牌者得未来——写在“2012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前
近两年来,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转型,中国医药产业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由于药品的刚性需求特征和行业扩容的政策机遇,医药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从2011年医药工业运行的情况看,化学制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逾34%,药品整体市场规模增幅更是突破了20%。 然而相对于市场前进的整体步伐,制药企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却始终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德国政府大力推进工业生物技术研发 促进传统化学工业转型
德国联邦教研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德国《生物精炼路线图》,“生物精炼”(Bioraffinerien)的概念,是指利用工业化生物技术加工处理生物质原料,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综合技术和生产装置,目前在德国已经建有几处示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