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双基因激活或和动脉粥硬化发生直接相关

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两个治疗动脉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药物靶点,通过利用蛋白质组学对大量分子进行筛选,研究者鉴别出了两种PARP家族蛋白:PARP9和PARP14,这两种蛋白或许能够作为巨噬细胞激活的调节子,而巨噬细胞的激活同动脉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6-11-01

Nat Med:新研究颠覆对动脉粥硬化的传统认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Gary K. Owens研究团队揭示出这些观念是非常不完整的。这项研究表明科学家们之前严重误判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数量,而且平滑肌细胞不仅参与形成这道屏障,而且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

2016-08-31

JCI:促进调节性T细胞产生或有助控制动脉粥硬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拉荷亚过敏症与免疫学研究所的Catherine Hedrick和同事们发现一种途径控制促炎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并且可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2016-08-10

Nature:抗肿瘤抗体有望阻止动脉粥硬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让肿瘤细胞展示在它们表面上的保护它们自己免受免疫系统吞噬的一种信号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经常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发作---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2016-07-22

NNBM:肥皂泡脂质体或可帮助治疗动脉粥硬化

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运输工具,但其经常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的人工脂质体或许并不会引发人类和猪机体的任何反应。

2016-03-14

Science: 动脉粥硬化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

近日,来自伦敦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网状结构,并将其称为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 (NETs)。这种结构在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体内,可以促进炎症反应。NETs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在慢性炎症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Science杂志上。

2015-07-20

Psych Med:常见抗抑郁药或可增加患冠状动脉粥硬化的风险

近日,研究成果表明,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或可使得非人灵长类动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6倍,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Psychosomatic Medicine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2015-04-08

国际动脉粥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建议解读

2013年7月,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协会(IAS)汇集世界不同地区15个协会的专家与代表,全面评价归纳已有试验结果,制订了《全球血脂异常管理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胡大一教授对《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进行了解读并作为口袋书的序言一并出版。

2015-03-26

Resverlogix抗动脉粥硬化药物二期实验获积极数据

2012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年之前Resverlogix遭遇了可怕的打击。其研究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未能达到主要终点,并在中期实验中引发了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而今天这间生物公司显然想推翻过去的结论,宣称这一新药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HDL),而仅仅在研究初期发现其对肝脏酶的影响,并不会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2012-08-29

JCI:T细胞在动脉粥硬化中的关键作用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同源抗原的存在下,CD4+T细胞能与抗原递呈细胞(APCs)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这项最新实验性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