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Aaron Johnson/程功团队揭示感染和慢性疾病激活的系统性“大脑-肌肉”信号轴
该研究表明,感染和慢性疾病激活了一个系统性大脑-肌肉信号轴,在该信号轴中,中枢神经系统(CNS)来源的细胞因子绕过连接组,直接调节肌肉生理,突出了IL-6作为疾病相关肌肉功能障碍的治疗靶点。
PLoS Pathog:戊肝或许会通过性传播发生感染!
HEV感染通常会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地区,这种病毒在猪身上非常流行,尽管该病毒主要寄居于猪的器官而非肌肉,且烹饪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其传播路径远比想象中复杂。
J Adv Res:IFP35通过促进nrf2调控的铁死亡加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本研究提示IFP35对SA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有不良影响,铁死亡参与了sa诱导的病理过程,IFP35的缺失减少了sa介导的铁死亡。
Science:食物感知可在短短几分促使哺乳动物的肝脏线粒体发生适应性变化
研究表明小鼠只要看到和闻到食物几分钟,就足以影响肝细胞中的线粒体。这是由线粒体蛋白中一种以前未被描述的磷酸化介导的。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中枢生物钟的系统水平时间编码机制
程和平团队引进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神经集群的信号解码,定量刻画了神经元数量与时间解码准确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SCN基于神经元集体决策机制的时间计算能力及机制。
Gut Microbes:肠道细菌产生的IPA分子有望抗击流感病毒感染
IPA是肠道细菌代谢色氨酸时产生的,其中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存在于大豆、小麦、玉米、大麦、黑麦、燕麦和葵花籽等全谷物以及鱼、牛肉、猪肉、家禽和奶制品等动物产品中。
复旦联合上海交大,开发新型LNP,同时递送siRNA和mRNA,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RNAi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肝脏靶向递送系统所带来的挑战的阻碍。随着新型GalNAc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开发,基于siRNA的药物如Partisiran和Inclisiran已获批临床使用。
Mol Psychiatr | 南方科技大学侯圣陶团队揭示节律光有效治疗自闭症动物模型新机制
这项研究确定了腺苷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化学介质,通过减少40 Hz光刺激治疗期间的兴奋性神经传递来缓解社交趋新缺陷。40 Hz光刺激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WHO 确认首例人感染 H5N2 死亡病例,暴露来源尚不清楚
这是全球首次实验室确诊的 H5N2 禽流感病毒人类感染病例,也是墨西哥首次报告的人类感染 H5 病毒病例。墨西哥卫生部门正在调查可能的病毒暴露来源。
Cell:新研究表明感染过猴痘病毒的猕猴可预防猴痘病毒再次感染
研究团队在一只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外)的雌性猕猴的皮肤、子宫颈、子宫和卵巢周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检测到了猴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