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姚永刚等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获进展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类是麻风分枝杆菌的天然宿主。患者通常会出现肢端残疾、畸形、失明甚至毁容等症状,饱受社会的歧视。虽然麻风早在两千多年前或更早就已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流行,这一古老疾病的病因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被认识,具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
刚雄起就遭创——吉利德肿瘤学受创,单抗simtuzumab胰腺癌II期失败
吉利德领跑艾滋和丙肝领域,3年前重返肿瘤学领域,首个肿瘤学药物Zydelig获FDA批准,具重磅潜力,而单抗simtuzumab胰腺癌II期失败,打击不小!
Small:曲晓刚等利用金纳米颗粒探测酶的活性
用肉眼就可以分辨一个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活性的酶吗?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曲晓刚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将金纳米颗粒同酶的基体结合,来测试酶的活性,该方法能够给出肉眼可以分辨的信号。 人端粒酶在超过85%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殊靶点,同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PLoS ONE:蒋志刚等发现哺乳动物纬度分布幅支持Rapoport法则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动物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Do Rapoport's Rule, Mid-Domain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edict Latitudinal Range Size Patterns of Terrestrial Mammals in China?。
PNAS:邱志刚等发现纳米材料可促进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转移
中国科技网讯 记者今天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一种名叫氧化铝的纳米材料因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被不断应用于水源的净化处理。这种纳米材料可显著促进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的转移。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以《纳米氧化铝促进质粒介导的多重耐药基因跨种属水平转移》为题刊发了他们的科学论文,并重点介绍了这项科学研究,这项科学发现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Autophagy:姚永刚等揭示自噬参与毒品成瘾的研究进展
毒品成瘾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使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毒品的成瘾性表现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渴求和依赖行为,呈慢性复发性依赖病程。目前对于毒品成瘾的治疗缺乏完全有效的方式,强制戒断后复吸率很高。因此,研究成瘾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成瘾的治疗与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与机体代谢息息相关。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多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生物制药牛市是泡沫还是刚需?东风略微压倒西风
今天FierceBiotech公布了读者如何看待现在生物技术牛市的调查结果。总共有656人参与了这次民意调查,其中52%的读者认为现在美国生物技术市场存在过热现象,是泡沫。而也有48%的读者认为现在的牛市是科技和刚性需求的
Nat Commun:曲晓刚等人类端粒功能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无机化学/化学生物学研究团队在端粒、端粒酶功能调控、稀土手性化合物对特殊核酸识别及阿尔兹海默症抑制剂筛选及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新成果。最新代表性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由于人端粒DNA与衰老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成为目前生物学﹑化学和药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FDA在华办公室主任王刚博士:FDA成立OPQ的划时代意义
大家翘首以待的美国FDA药品质量办公室(OPQ)经过2年多的筹备,终于在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了。美国政府的办公室(Office)相当于我国的司,通常编制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下属若干个处(Division)。但OPQ预计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