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非医院数据揭示新Omicron毒株有多危险:病例激增,呈年轻化,但死亡率、重症率暂未上升

 自11月24日,“最强”新冠突变株B.1.1529(即Omicron毒株)首次公开以来,引发了全球性关注,由于其刺突蛋白携带有大量的突变,且自南非发现首例Omicron病例以来,当地新冠感染病例急剧上升,令外界担忧它是不是最强新冠毒株?据最新消息,香港确诊了第四例Omicron突变体感染者,好在其仅在机场禁区停留,没有向社区进行扩散。英国目前也发

2021-12-09

Omicron: 新病毒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变异?没必要恐慌,天塌不下来

 世卫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并向全世界拉响警报: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世卫组织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由南非首次报告,初步研究表明,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Omicron被认为是迄今最凶猛的、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新冠变异毒株,目前,英国、美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12-03

NAT MED:揭秘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新肺炎患者的作用机制!

近段时间,Sarthak Sinha教授及其团队针对地塞米松对新冠患者的作用机制展开了研究,以探索出针对危重新冠患者的新疗法。

2021-11-29

Cell:揭示哺乳动物自噬体形成机制,新病毒可以破坏这种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自噬、炎症与代谢卓越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Vojo Deretic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绘制出了自噬在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关键细节。在一项令人惊人的发现中,这些作者提供的证据显示,SARS-CoV-2感染可以破坏这一过程。

2021-11-30

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生物支架用于抑制器官移植的炎症反应,提高移植细胞的生存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主要由于胰腺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造成血液循环中血糖含量紊乱。胰岛移植可用于治疗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糖尿病患者。目前进行的胰岛移植有两种:自身胰岛移植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然而在胰岛细胞移植中,高达60%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会立即失去生理活性,主要原因是来自即时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现阶段防止IBMIR的一种常

2021-11-24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家开发细胞封装系统内高效氧气递送的生物仿生支架

  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嵌套在细胞封装系统的生物仿生支架,可解决细胞封装系统氧气输送困难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bioinspired scaffold for rapid oxygenation of cell encapsulation systems。细胞封装

2021-11-19

Cell:新研究表明新病毒并不感染人类嗅球神经元,但能感染嗅觉上皮的支柱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神经遗传学研究室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SARS-CoV-2似乎没有感染COVID-19患者的嗅觉上皮的感觉神经元。此外,他们未能找到这种病毒感染嗅球神经元的证据。相反,支柱细胞(sustentacular cell)是它在嗅觉上皮的主要靶细胞类型。

2021-11-30

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加速推进干细胞创新药等多条管线的开发

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茵冠生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2021-11-30

疫情:2.58亿!辉瑞/BioNTech mRNA疫苗Comirnaty在12-15岁青少年人群:疫苗效力达100%!

2228例试验参与者中,30例有症状COVID-19病例均来自安慰剂组,Comirnaty组为0例。

2021-11-24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发现第三针新异源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Recombinant protein subunit vaccine booster following two-dose inactivated vaccines dramatically enhanced anti-RBD responses and neutrali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