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改进农药评估方法可接受美国数据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拜耳作物科学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上表示,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现在允许在加拿大进行登记时提交美国的数据。由于这一监管政策的改革,该公司的一种杀菌剂和一种杀虫剂将进行标签扩展。 加拿大安大略省水果和蔬菜种植者协会作物保护和研究专家Craig Hunter对此表示赞同。
日本将瓢虫改良成飞不走的“生物农药”
瓢虫吃蚜虫,是植物的好帮手,但是农民希望瓢虫能“安居乐业”不要乱飞。日本农业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成功培育出不会飞的瓢虫。这些被称为“生物农药”的瓢虫已在日本上市销售。
我国新型生物农药产业化获重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将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目标包括6个方面: 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年产值将达2300亿元,年销售收入2200亿元,年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011中国农药行业百强榜单发布
备受农药行业关注的“2011中国农药行业百强榜单”已经于2011年10月19日发布,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8.73亿元的农药销售额稳居榜首,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第三位,2010农药销售额分别为14.96亿元和14.55 亿元。站在百强起跑线的是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农药销售1.70亿元。
福建研制“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有效防治植物青枯病
从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微生物学会年度学术峰会上获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一个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植物病原无致病力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植物疫苗”,替代化学农药,成功防治相关植物生长期间出现的病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手段。 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介绍,这一“植物疫苗”被命名为“鄂鲁特冷”,主要用于防控茄子、西红柿、辣椒、烟草等植物的青枯病发生。
辣椒花叶病疫苗有望取代溴甲烷农药
日本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和京都府共同开发出辣椒花叶病疫苗,这种以植物病毒为基础开发的疫苗有望替代溴甲烷农药。 11月21日据《日本农业新闻》报道,这种疫苗以辣椒花叶病病毒为基础,给病毒施加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等,制成疫苗。给辣椒苗接种这种疫苗,无需土壤消毒,就能有效抑制辣椒花叶病的发病。 为了便于疫苗的普及,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通过水溶液喷洒的简单方式为辣椒接种疫苗。
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诞生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研制成功,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这种“植物疫苗”将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8年美国农药生产市场市值将达174亿美元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据估计,每年美国农业都由于虫害和病害遭受大约200亿-300亿美元的损失。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估计美国农业部门产值将达2000亿美元。 美国农药生产市场生产化学用品和农药产品,对农业病虫害进行控制。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农药实际使用量并未大幅增长。这是由于农民越来越多地利用整合的虫害治理策略、有机耕种、选择性除草剂、及作为虫害控制替代产品的生物农药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