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对蛙类致病的真菌

巴拿马的交叉带状树蛙(Smilisca sila) 如地下忍者那样,一种特别的真菌细胞会偷偷地进入到世界各地的两栖类的皮肤之内并杀死它们,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了为什么这种特别的真菌会这样厉害. 在1998年,一种叫做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壶菌的新品种被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在近几十年中,它导致了几十种蛙的绝种。

2013-10-18

PNAS:利用“睡美人”基因传输系统来开发抵御真菌性感染的新型疗法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睡美人基因(转座子)传输系统成功地对T细胞进行了修饰,旨在开发抵御侵袭性曲霉属真菌引发的致命性感染。

2014-07-11

PNAS:真菌感染的新免疫疗法

2014年7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科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成功使用“睡美人”基因转移系统修改T细胞,使得T细胞在对抗侵袭性曲霉真菌引起的致命感染中发挥一定功效。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4-07-10

Fungal Divers: 大型真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系统生态中心许建初研究员与泰国皇太后大学(Mae Fah Luang)真菌研究中心Kevin D Hyde博士等合作,对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化学特性和最近十几年里已发现的蘑菇提取物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商业化食用菌产品作为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和一些新专利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初步想法

2013-12-04

共生研究到换血疗法

美国已经开始了用年轻人血浆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这个研究涉及到一种共生动物研究模式,本文根据今天《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新闻特写,给大家介绍这一精彩的历史。

2015-03-26

:首次发现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的真菌

当与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一起培育时,铅弹头上形成磷氯铅矿和其他铅金属矿。图片来自Geoffrey Michael Gadd。 根据2012年1月12日在线发表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某种真菌物种能够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pyromorphite)。

2012-11-18

Cell:改变肠道菌群和肠道间的共生关系或可延长机体寿命

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进行实验,改变其肠道中的细菌和吸收细胞之间的共生关系来促进果蝇的机体健康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寿命。

2014-01-19

Nature:研究称真菌对食物供应威胁大 或致全球饥荒

显微镜下一些真菌孢子的照片。 有科学家11日发布报告称,受人类贸易活动、旅行和气候变化影响,真菌对人类食物供应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增大。报告说,一些真菌或类真菌生物近年来导致数量空前的动植物死亡、甚至灭绝,而这些都尚未引起普罗大众的警觉。

2012-11-18

Ann Bot:中澳合作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调控寄生植物生长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首次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根寄生植物养分吸收器官的发生有直接显著的影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学纪事》上。 寄生植物和丛枝菌根(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两者均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于这两类生物有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多数情况下仅关注两者之一。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