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揭示致幻剂药物与血清素受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潜在治疗性效益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靶向作用5-HT1A的致幻剂和治疗性药物的分子机制,有望未来促进开发新型药物来治疗人类神经精神疾病。

2024-05-12

《科学·免疫学》:科学家发现,抑制TREM2可双管齐下助力免疫治疗!

如果是熟悉巨噬细胞相关科研的读者,看到TREM2肯定不会觉得陌生,它算是最近几年领域内的“大红人”。

2024-06-16

Sci Adv:KAT6A缺乏通过抑制RSPO2/Wnt信号通路损害认知功能

该研究结果表明,KAT6A- RSPO2- Wnt信号在调节海马CA3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为KAT6A综合征及相关神经发育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4-06-02

利用减肥激素GLP-1递送阻断NMDA受体的小分子到大脑中,可显著达到减肥效果

这种新药在细胞层面上的惊人之处在于,它将 GLP-1 和阻断 NMDA 受体的小分子结合在一起。它利用 GLP-1 作为特洛伊木马,将这些小分子专门偷运到影响食欲控制的神经元中。

2024-05-27

Nat Commun:新研究发现钾通道视紫红质可高效抑制神经元

光遗传学是一种将特定细胞进行生物工程改造的技术,在这些细胞中加入对光敏感的蛋白作为开关,使人们能够精确控制这些细胞的电活动。

2024-05-29

Nat Commun:核酸结合蛋白SFPQ通过促进组蛋白H1表达抑制EB病毒裂解再激活

eb病毒(EBV)采用潜伏期和裂解性再激活的两阶段生命周期,感染全球95%以上的成年人。尽管它在EBV持续性和肿瘤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关于EBV潜伏期是如何维持的仍不清楚。

2024-06-11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阻断Apelin受体棕榈酰化可减轻神经性癌痛的吗啡耐受性

在神经性癌症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棕榈基转移酶ZDHHC9的表达增加,棕榈化的APLNR促进了其稳定性。

2024-05-31

Nature:科学家揭示两种关键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 或有望开发抑制机体慢性炎症的新型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ILC3内在的CTLA-4或能作为抑制IL-23病理学结局的必要检查点,这些发生在炎性肠病中的淋巴细胞的破坏或许会引起人类机体的慢性炎症。

2024-06-20

复旦团队发现,生酮饮食会调节特定肠菌丰度,改变胆汁酸代谢,从而抑制卡路里吸收

生酮饮食会导致肠菌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丰度增加。

2024-07-05

Nat Cell Biol | 广州医科大学冯杜团队发现TFAM是一种自噬受体,通过结合细胞质线粒体DNA来限制炎症

研究证明,在氧化或炎症应激期间,TFAM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LC3B)相互作用,通过cGAS-STING途径减轻mtDNA诱导的炎症。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