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MJ:所有婴儿都应该在出生时进行基因测序吗?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MJ上题为“Should all babies have their genome sequenced at birth?”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辩论。

2021-11-24

单细胞转录学揭示了Shp2在myc驱动的肝肿瘤细胞和微环境中的相反作用

myc驱动的肝脏肿瘤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表明,在肝细胞特异性Ptpn11/ Shp2缺失的小鼠中,Mycdriven肝癌(HCC)显著加重。

2021-11-30

Cell Rep:科学家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器官成像技术与免疫化技术相结合来揭示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机制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命史;文章中,研究人员结合了他们在全器官成像和前列腺癌方面研究的专业知识,追踪了胰腺癌细胞如何生长成为肿瘤病扩散到其它器官中;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在一种能准确模仿真实生活的疾病环境中来研究前列腺癌细胞的行为和特性。

2021-11-23

ICG-16 | 华大智造测序平台性能新升级,数据产出更高、更稳定,质量更优!

第十六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6)于10月25-31日在山东青岛隆重举办。

2021-11-02

科研人员开发细菌基因规模预测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新软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T4SEfinder: a bioinformatics tool for genome-scale prediction of bacterial type IV secreted eff

2021-10-22

基因测序证实长江流域为中国李原始驯化中心

  中国李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最广泛的李种之一,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种质改良团队与桃种质资源团队联合破译了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为其重要经济性状改良奠定遗传学基础,相关成果9月2日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据黄振宇博士介绍,研究团队首先利用二代、三代及

2021-09-14

Gastroenterology:研究通过单细胞基因测序揭示肝细胞癌的双相拷贝数演化模型

胃肠病学领域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题为“Single cell DNA sequencing reveals punctuated and gradual clonal evolu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

2021-09-15

PNAS:基因筛查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9-08

elife:研究解析小鼠感觉运动相关脑区的转录学特征

  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及其合作者题为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开

2021-08-10

用生命“赌”病因,基因测序是否能终结求医苦旅?

世界上有近7000种罕见病,约80%罕见病是源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但由于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对碱基对,造成由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不仅种类繁多,还很少见,大部分医生们很难有相关诊断经验,导致罕见病人的诊断之路充满迷雾般的坎坷。有数据显示,全球每个罕见病患者平均看过8个医生、有过3次误诊经历、平均确诊时间长达7年多。

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