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9年随访显示,癌症患者每周活动2.5小时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近7成有关
由于癌症筛查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全球癌症幸存者数量大幅增加。因而,对癌症幸存者的预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Lin Yang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与缺少体力活动的癌症幸存者相比,癌症幸存者积极的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66%有关;相比于每天久坐时间少于6小时的癌症幸存者,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1%有
《柳叶刀》颠覆性研究:摄入更多脂肪,竟能降低死亡率
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会导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因此低脂的饮食结构更加有益于我们的健康——这是多数人一直以来信奉的饮食观念。不过,《柳叶刀》杂志本周刊发的两项研究报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汉密尔顿健康医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根据一项历时10年、由超过13.5万名受试者参与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与脂肪摄入量较低、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
辉瑞Vyndaqel/Vyndamax:治疗5年全因死亡率降低41%!
Vyndaqel和Vyndamax是首创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稳定剂tafamidis的2种口服制剂
万人10年随访,超加工食品摄入过量与心血管病史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38%有关
我们身边真是太多重油、重盐、重糖、重添加剂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想要避开它们着实不易。所谓UPF,是指那些工业化生产,至少包含5种添加剂的食品。饼干、糖果、方便面、碳酸饮料都是典型的UPF。多数UPF营养价值低,能量密度高,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
科学家跨近200物种探索癌症发病奥秘,发现癌症死亡率与饮食有关,肉食性动物风险最高
这世界上,并不只有人类这一种动物会得癌症。但是不同的物种之间,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率差别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说裸鼹鼠这种神奇的动物,就几乎不会得癌症(然后还超级抗衰老)。为什么有些动物特别抗癌?我们能不能搞清楚它们的抗癌秘诀,然后学上一学?近期,蒙彼利埃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研究了191种动物的疾病数据,发现动物因癌症死亡的风险与物种的体型和寿命
南非医院数据揭示新冠Omicron毒株有多危险:病例激增,呈年轻化,但死亡率、重症率暂未上升
自11月24日,“最强”新冠突变株B.1.1529(即Omicron毒株)首次公开以来,引发了全球性关注,由于其刺突蛋白携带有大量的突变,且自南非发现首例Omicron病例以来,当地新冠感染病例急剧上升,令外界担忧它是不是最强新冠毒株?据最新消息,香港确诊了第四例Omicron突变体感染者,好在其仅在机场禁区停留,没有向社区进行扩散。英国目前也发
5年前瞻性研究表明,剧烈运动不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患病风险
适量运动对于老年人的益处是人尽皆知,身体协调、骨质疏松、睡眠、认知功能啥的都能有所改善,甚至还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等。那适量得多适量?奇点糕现在都懒得做什么HIIT燃脂训练,难道等老了之后还得被拽去蹬自行车?近日,一项随访时间长达5年、共纳入1567名老年人(70-77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老年人要想通过运动来降低全因死亡率、
心脏代谢microrna与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关系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可导致多器官损伤。血液中的MicroRNAs (miRNAs)反映了细胞激活和组织损伤。
EJPC:超1.8万人研究结果表明:适度饮酒或能降低机体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2021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过量饮酒史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和导致人群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然而此前有研究表明,适度饮酒或与人群心血管疾病(CVD)事件风险较低直接相关,然而这一证据是基于对年轻人群的研究所得,目前缺乏对老年人群进行相关的研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
120万人研究分析显示,植物来源的α-亚麻酸摄入高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有关
心血管病和肿瘤常年占据全球死因榜前列[1],坚持健康的膳食习惯可以延缓这两类疾病的发病并延长寿命[2]。脂肪酸是膳食营养素中重要的一种,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已成为全球膳食指南的基石[3]。但关于omega-3脂肪酸获益程度和潜在风险的争议却仍在继续。α-亚麻酸(ALA)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