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湖泊温度正在急剧上升,将影响水生物种多样性
一项对全球范围内几百个湖泊的研究报告揭示:地球表面的湖泊升温的速度相比海洋与湖泊附近的空气环境都要更迅速。地球表面温度的不断升高对整个湖泊的生态系统稳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最近召开的美国地理联合大会上专家们这样说道。这一全球性的影响可能会更恶劣,因为湖泊温度的逐渐升高会将储藏在湖泊底层中的数十亿吨的碳元素转化为甲烷与二氧化碳,这又会反过来加速全球变暖的趋势。
博物馆中物种样本命名与分类存在严重问题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自然学家也很难将植物精确地辨别到种的水平,或者随便将某一类小虫子指出是哪一属的。因此,当博物馆中新到一批样本时,从已有的记录中找到准确的名字也是十分头疼的事情。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并且给生物学家的研究与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Nature Communications:畸形浮游植物或为物种大灭绝前兆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存在于化石中的畸形浮游生物正好和物种大灭绝的时间重合,这些化石数据可能可以证明物种大灭绝另有其他原因导致。虽然,冰川期以前曾被与最古老的重大物种灭绝事件联系起来,但是欧洲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认为,造成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更有可能是海洋中缺氧现象和有害金属的存在。
PNAS:物种灭绝率或远超预期
2015年7月1日/生物谷BIOON/--近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下降一直都是环保人士以及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在1960年代出版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更是获得广泛关注
基孔肯亚热: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入侵美洲
最近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西非埃博拉疫情和阿拉伯半岛冠状病毒病例上,然而专家指出,另一个威胁-基孔肯亚热的传播正在悄悄进行,这种病是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可引起发热、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痛、皮疹。这种病毒虽然不会致死,但症状加重会致残,针对此病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潜在向全球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风险远远高于中东冠状病毒呼吸系统综合症或埃博拉病毒,预计基孔肯雅病毒引入到美洲、欧洲或者两州都会引入的病例数
Nat Materials:新型微芯片技术或可揭示肿瘤细胞如何转变至入侵模式
近日,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芯片设备,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清楚地观察到癌细胞的转移及入侵过程,这种设备也可以帮助检测新型的癌症药物,未来或许会被用于研究癌症转移的机械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
PhytoKeys:植物新物种的分子诊断
科学家命名新植物方法的重要改变在2012年1月1日见效,这个重要改变包括取消新物种描述或诊断必须用拉丁文的规定。 在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如何证实一个特定物种确实是新物种方面,新规定使充分利用不断更新成为可能:现在,许多常规研究包括对容易扩增的短DNA区域测序,即使是来自旧物种的DNA。 只要具有科学名称的相关物种也测定了相同的DNA序列,这样的条码序列则可用于确认疑似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