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SARS-CoV的免疫研究初步鉴定2019-nCoV的潜在疫苗目标
2020年初开始出现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自从在中国武汉市首次报告该病例以来,2019-nCoV已传播到中国其他城市以及四大洲的多个国家。目前报告的病例多数有武汉居住史或旅行史,在个别地区已发现无武汉旅行史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这种新
Science: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HIV疫苗初免-加强免疫策略遭遇失败
2020年2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对一种能够阻止HIV病毒的疫苗的探索又一次遭遇了令人沮丧的失败。一种在人体测试中进展最为迅速的HIV疫苗不起作用,南非进行的一项价值1.04亿美元的评估这种疫苗的临床试验已提前终止。这项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主席Glenda Gray说,“完全没有证据表明有效。这是多年的研究工作。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Science子刊:mRNA-LNP疫苗有助婴儿在母体抗体的存在下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2020年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婴儿容易受到许多感染。保护它们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是在怀孕期间给母体接种疫苗,从而提供可以暂时保护婴儿免受疾病侵害的母体抗体。然而,虽然母体抗体可为婴儿提供针对多种感染的短期保护,但是,它们也可以阻止感染或疫苗接种在婴儿体内从头产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婴儿对传染病的长期易感性增加。因此,人们需要开发能够在抗原特异性
两篇Nature揭示胆汁酸在调节肠道免疫和肠道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2020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胆汁是由肝脏和胆囊产生的汁液。胆汁中的胆汁酸能够溶解脂肪,它们还可能在免疫反应和炎症中起作用吗?根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开展的两项独立的研究,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这两项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的研究发现胆汁酸可促进几种参与调节炎症并且与肠道炎症性疾病相关的几种类型的T细胞的分化和活性。它们还揭示肠道微生物对于将胆汁酸转化为免疫
研究揭示油菜生长与免疫动态调节新机制
11月30日,Molecular Plant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段成国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A Brassica miRNA Regulates Plant Growth and Immunity Through Distinct Mo
BMS免疫调节剂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获突破疗法认定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BMS)公司宣布,美国FDA授予其Orencia(abatacept)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预防接受非相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干细胞移植已被证明是有效,通常也是唯一治疗白血病和其它血液恶性肿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带来的某些益处会被严重的GvHD并发症所抵消。40%接受
Science:揭示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免疫失忆机制,突显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2019年11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疹疫苗通过两种方式提供保护:它不仅可以预防这种众所周知的以起斑点和发烧为症状的经常将儿童患者送往医院的急性疾病,而且似乎还可以在长期内预防其他感染。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这种疫苗可以全面增强免疫系统。其他人则认为这种疫苗的广泛保护作用源于预防麻疹病毒感染本身。根据这种理论,这种病毒会损害人体的免疫记忆
Science子刊:轮状病毒疫苗有望克服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产生的抵抗性
2019年1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从流感疫苗到有助于预防水痘和麻疹的疫苗,许多疫苗被广泛用于预防传染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问题:轮状病毒疫苗能否被重新利用,以克服癌症免疫疗法中出现的耐药性?他们致力于研究对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癌症治疗方法产生的耐药性(或者说抵抗性)。迄今为止,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个问题可以用响亮的“是”来作答。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
研究揭示代谢分子肌酸的免疫调节功能
清华大学医学院胡小玉课题组联合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在《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lc6a8-mediated creatine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reprogram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via regulating cytokine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揭示了L-精氨酸的下游代谢产物肌酸能够抑制IFN-γ介导的
Nat Commun:Chapterone蛋白帮助调节未成熟免疫信号
2019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揭示了伴侣蛋白如何识别未成熟的免疫信号蛋白并阻止其离开细胞。每当病原体进入机体时,人体的防御系统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入侵者由白细胞识别,这些白细胞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信息通过分泌的信号蛋白(白介素)传递,白介素通过与受体细胞上的受体分子识别并结合,使靶细胞活化并产生下游反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