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促癌基因NEAT1抑制白血病发生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卜鹏程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胡亮钉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NEAT1 Suppresses AML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Leukemogenesis through Inactivation of Wnt Sign
CRISPR/Cas9组合筛选揭示了人类乳腺癌中相互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和治疗靶点的上位性网络
大多数癌症是由多种基因改变驱动的,但这些改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是如何协同作用的仍然是未知数。
Water Research:高级氧化抑制抗性基因转移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双一流B类和Nature Index期刊Wat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王铁成教授题为“Inhibited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by surface plasma”的研究论文
癌细胞产生的IDO酶抑制抗癌免疫反应与癌症色氨酸代谢无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癌症会产生一种叫做IDO(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吲哚胺-2,3-加双氧酶1)的酶,它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但长期以来对这种机制如何运作的假设需要修正。
宿主免疫和肠道细菌之间的合作对于抑制蠕虫引起的结肠炎至关重要
通过寄生虫感染抑制炎症的研究一直忽视了健康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肠道微生物群。蠕虫感染引起宿主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其结果之一是肠道代谢组(如短链脂肪酸(SCFAs))的改变。蠕虫诱发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代谢物)变化的功能影响知之甚少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颠覆者,正在改变恶性肿瘤治疗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显著。
褪黑素增强射频诱导的NK抗肿瘤免疫,引起肿瘤代谢重编程,抑制多发性肺肿瘤的发展
手术是早期肺癌多发肺结节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在非治疗区常伴有其他结节的严重恶性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局部射频消融 (RFA) 和褪黑激素 (MLT) 的联合治疗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肺功能损伤和降低恶性转化或肿大
J CLIN IMMUNOL:一种新的STK4突变通过细胞因子诱导的粘附和趋化基因的失调来损害T细胞免疫
人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4(STK4)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会导致联合免疫缺陷和严重的T细胞淋巴细胞减少症,其特点是易患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淋巴瘤和先天性心脏病。该研究分析了这种新变异在先天和适应性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后果。
Nat Cancer:肺部驻留棒状细胞激活后释放的分泌因子可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由排列在肺部气道的棒状细胞分泌的抗免疫抑制因子。他们发现在一种肺癌小鼠模型中,这些棒状细胞因子能抑制高度强效的称为髓样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免疫抑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