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细胞》:死了还要搞鬼?最新研究发现,癌细胞凋亡后的残骸被特殊巨噬细胞吞噬,可激活IL-33信号导致免疫抑制

癌细胞被化疗、靶向治疗等抗癌治疗手段诱导发生凋亡后,留下的残骸进入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内,会被特殊巨噬细胞亚群——髓窦巨噬细胞(MSMs)吞噬清除。

2025-03-10

Nature:发现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群体能够在皮肤中产生保护性屏障

这项新研究中描述的特殊中性粒细胞定居于皮肤中,在那里它们产生胶原蛋白和其他增强皮肤屏障的基质蛋白。这一发现拓宽了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并可能导致治疗皮肤病、炎症、糖尿病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2025-03-24

《癌细胞》:乳腺癌“伸手”入骨髓!科学家首次证实,乳腺癌对中性粒细胞的改造始于骨髓造血

荷兰癌症研究所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让我们对乳腺癌重编程造血,促进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生成,进而促进乳腺癌的转移,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2025-05-30

斯坦福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癌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

对肝细胞癌(HCC)的研究显示,癌细胞可以分泌对人体有重要功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此来专门增强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性,使CD8+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和肝癌免疫治疗吃瘪。

2025-04-27

STTT:中科院团队破解乳腺癌遥控肺巨噬细胞、打造免疫抑制性转移前生态位之谜!

这项研究揭示了AHR在乳腺癌肺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表明靶向AHR-STAT5-PD-L1通路可能成为干预乳腺癌转移的新策略。

2024-12-30

免疫》: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肝癌细胞与巨噬细胞会“狼狈为奸”,围绕N1-乙酰-亚精胺互帮互助操控免疫抑制

针对CCL1、SAT1或是负责外排N1-Ac-Spd的SLC3A2,都可以打破以上的免疫抑制链条,显著改善CD8⁺ 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破解临床实践中的HCC免疫治疗耐药。

2025-06-04

APSB:淫羊藿苷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助力尿路上皮癌治疗

淫羊藿苷(ICT)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NET合成,从而显著减少肿瘤的扩散和进展。此外,ICT与抗PD-1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这种联合策略在提升UCa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2024-09-23

严青然团队全球首次揭示硬皮病相关肺病四大免疫抑制剂疗效对比

该研究基于欧洲硬皮病试验与研究数据库(EUSTAR),首次系统性比较了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吗替麦考酚酯和环磷酰胺四种免疫抑制剂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中的疗效。

2025-02-17

Nat Biotechnol:利用Cas13同时靶向多个免疫抑制基因减少多种癌症中的肿瘤生长

这项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更通用的“现成”治疗方法,也可以通过必要时交换基因靶标来为特定个体量身定制。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