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发明快速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
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港理大”)官网发表消息,该校已研发出一种快速便携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可对采集后的核酸样本进行现场检测,无需实验室,25分钟内即可得出精准结果。
Nature子刊:深圳大学黄鹏团队开发用于肿瘤催化治疗的多光谱三维光声成像技术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酶促反应,无论是内源酶或外源酶引发的活体催化反应,其过程都伴随着多种分子事件的动态变化,而通过分子影像手段对这些分子事件进行同步实时的监测,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些生物学过程的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有灵敏的成像技术,还需要稳定的酶促催化系统。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
Science:流式细胞仪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作为一家全球医疗技术公司,BD公司(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宣布,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作Science期刊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发表,介绍了BD公司在流式细胞仪方面的一项新创新,它增加了荧光成像和基于图像的决策,根据每个细胞的视觉细节而不是仅仅根据存在的生物标志物的类型或数量,以极高的速度对单个细胞进行分类。
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率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智能化精子质量分析仪入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是十四五的重点发展方向。此外,伴随AI赋能传统产业的时代到来,智能化也逐渐成为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由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旨在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颠覆性技术供给,培育颠覆性创新文化,探索颠覆性技术“发
研究人员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在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近年来,单细胞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生物医学的研究,然而目前大部分单细胞分析技术依赖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仪器进行单细胞计数以及生物分子信号检测,难以广泛应用。因此,亟需简便、易于操
冠层光谱对植物功能性状调控研究获进展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反映环境变化下植物资源获取和投资之间的权衡策略。植物叶片作为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主要器官,其比叶面积(即单位面积的叶片质量,LMA) 表征着叶片形态、生理和生化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是“叶片经济谱(Leaf Economics Spectrum)”理论的核心性状。因此,准确理解LMA变化的非生物驱动因素以及LMA的结构和组成基础,是预
华大智造DNBSEQ-E5基因测序仪最快4.5小时完成病原微生物测序
7月15-16日,第二届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创新论坛(IDD)刚在武汉顺利闭幕,华大智造携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平台亮相。在论坛上,华大智造官方首次发布了DNBSEQ-E5基因测序仪在科研和实战场景下的一系列使用数据。据悉,DNBSEQ-E5基因测序仪体积小、重量轻、测序速度快、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基因测序仪的使用门槛。即日起,该设备在中国大陆开放订购。“我们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