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实验室Sami Djoulah博士——HLA抗原系统助力医学应用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近年来,众多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表明,我们可以利用免疫系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望解决很多之前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像肿瘤、艾滋病、糖尿病等。若说免疫系统,便不得不说一组基因群:MHC——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它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种属动物的MHC及其抗原命名不同,但其结构组成、组织细胞分
广州生物院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获进展
近日,白血病领域权威杂志Leukemi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包含TLR2共刺激信号的第三代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分子,并证明了TLR2共刺激信号提高了CAR T细胞杀伤肿瘤的功能。这一研究为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CAR T细胞治疗中的联合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开
【盘点】三款肿瘤明星候选药物,聚焦礼来、Incyte、强生
2017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几年,肿瘤生物治疗研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免疫疗法。最近药物市场研究公司EvaluatePharma发布了一项肿瘤候选药物详情报告,重点列举目前已顺利进入III期临床的3款生物药物,并对未来5年内的全球销售额做出预测。1. 礼来abemaciclib.abemaciclib (LY2835219)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C
科学家揭示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基底水平信号的分子机制
8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物理化学快报》(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龙冬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Probing Transient Release of Membrane-Sequestered Ty
Eur Uro:前列腺根治术后补救性放疗(SRT)的最佳治疗候选人群。
补救性放疗(SRT)是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生化复发的推荐疗法。然而,它的有效性可能仅限于特定分类的患者。
候选艾滋病疫苗通过早期测试
30多年来,全世界艾滋病专家们始终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就在本周一,研究人员宣布艾滋病疫苗的人体初期试验成功,可以触发免疫反应。此次试验的参与者共计393名,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卢旺达,乌干达,南非和泰国,研究人员观察到新疫苗可以100%提高接受者的抗体反应。自8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已经达成共识,疫苗是结束艾滋病流行的最佳措施,当时,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有7610人,其中
2017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中国科学院2017年8月1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仙草”灵芝为代谢综合征患者带来希望 - 中科院微生物所候选一类新药项目“抗代谢综合征新药分子 GA7”成功转让
代谢综合征是指中心性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脂为主要组分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或联合用药策略,需长期服药,副作用大。我国目前代谢综合征患者超过 4.5 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胃旁路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方法费用高、适用人群小,临床急需药物。药用真菌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长期的食用、药用历史。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宏伟研究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引发强烈抗肿瘤反应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广泛研究所的研究已经显示靶向肿瘤细胞上特征性的“新抗原”的个体癌症治疗疫苗可刺激黑素瘤患者的有效,安全和高度特异性的免疫抗肿瘤反应。研究人员Catherine J. Wu说,“Nature”在线发表的这项研究提供了原理证明,即针对患者肿瘤定制的个人疫苗可以产生,并在接种疫苗后对患者的肿瘤产生高度特异性的反应。“她是Dana-Farber,B
科学家发现新候选药物,可将多药耐药型癌症一网打尽
NUS化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生物筛选方法来鉴定抗癌药物候选物以克服多药耐药(MDR)。某些类型的癌症可以适应并变得对称为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不敏感。这种现象称为MDR,其中癌细胞不再对药物有反应。 MDR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影响患有各种癌症类型的患者。这是许多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抗癌药物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起作用,可诱导替代形式的细胞死亡的新药物候选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