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的性能和生物材料学研究--专访高分子材料科学家邵正中教授
蚕丝不仅是纺织丝绸的纤维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生物材料。近年来,蚕丝纤维性能的改造及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6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先进材料实验室里,生物谷通讯员就蚕丝以及丝蛋白在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对邵正中教授进行了访谈。
麻省理工学院两教授获2012年图灵奖
Shafi Goldwasser(左)和Silvio Micali(右)来源:MIT 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网站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Shafi Goldwasser和Silvio Micali获得了2012年图灵奖(A.M. Turing Award)。 两位教授的获奖原因是“在密码科学复杂理论基础过程中做出变革性工作,并且发展了保证网上交易安全的黄金法则”。
中科大教授谢毅获国际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谢毅荣获2013年度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据悉,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颁奖仪式将于今年8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该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
JBC:俞强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抗肿瘤策略研究获进展
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然而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肿瘤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挑战。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与龙亚秋课题组合作,于3月29日报道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对其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含丙炔酸酯结构的NPP可以在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活性氧ROS。
哈佛大学教授评介施一公的工作
今年6月29日,施一公实验室以长文形式在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在线发表文章描述人类γ-分泌酶复合物(γ-Secretase)的三维结构,引起高度重视。
Nat Communication:张旭东教授揭示新抑癌因子
来自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5-磷酸酶PIB5PA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在黑色素瘤中发挥了重要的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论文发表在2月2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人科学家张旭东(Xu Dong Zhang)教授。
英国知名女教授鼓励女性选择理工科
女孩该学文科还是理科?这个问题令许多家长和孩子纠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著名女教授莱斯莉·耶洛利斯3月8日晚在庆祝妇女节的一场报告中,鼓励更多女性涉猎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与研究。 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主题为“性别议程:日益重要”。为契合这一主题,爱丁堡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长耶洛利斯教授当晚发表了题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性别问题”的报告。
肖扬教授解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生物谷BIOON|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白血病患者不断增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自身患白血病的几率呢?生物谷通讯员就白血病治疗方面的问题专访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细胞生物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肖扬教授。
浙大两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有功 获奖百万元
2013年教师节,浙江大学两位教授因为常年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且保持高水准,每人获得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的奖励。另有6位老师也因在教学上的突出表现,分别获得了5万元、10万元不等的奖励。 百万元“重奖”的两位获奖者中,被学生称为“姚妈”的姚缨英网上得票最高,近年来她承担面向全校的电气类基础课程,每周为本科生授课超过12学时。
拉斯克奖得主Thomas Südhof教授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当神经兴奋时,神经电活动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细胞外钙离子经过离子通道扩散到细胞内,钙离子和蛋白synaptotagmin是突触囊泡释放的开关,囊泡释放涉及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过程。今年的拉斯克奖就是给了研究这个重要过程分子机制的工作。 但我们感觉、思考或活动的时候,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必须进行通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