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新冠大流行和社交隔离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看法

2020年初,新冠大流行让全世界按下了暂停键。为了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得不从繁忙的工作、学习和各种日常生活转变为居家隔离。

2022-07-04

《自然》子刊:青春期睡不好,成年后不爱新社交!科学家发现,青春期小鼠连续5天少睡4小时,会导致成年后社交新奇性降低

睡眠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睡眠时间大概占据了生命的1/3,它的功能也不可小觑,比如代谢修复,以及在神经可塑性和记忆巩固中发挥解毒和认知干预的功能,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在成年人中发现的。

2022-06-29

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研究发现,社交隔离与将来的痴呆症直接相关

这项研究显示,处于社交隔离状态的人与学习和思考相关的大脑灰质体积更小,这可能与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

2022-06-13

Cell子刊:揭示细胞蛋白CHD4在让KSHV疱疹病毒保持休眠状态中起着关键作用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KSHV)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同属一个家族,

2022-05-25

新研究表明HIF-1α抑制剂PX-478可保持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的活性

2022年4月5日讯/生物谷BIOON/---高血糖是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几种并发症的原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糖尿病物质,它能保持产生胰岛素的&bet

2022-04-05

Cell:临床前研究发现肠道真菌影响神经免疫和社交行为

根据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驻留在肠道中的一组特定的真菌可以保护肠道免受损伤并影响社交行为。他们揭示了一组新的分子信号,将肠道中的真菌与它们在整个身体中的宿主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和神经元)联系起来。

2022-02-21

吉利德抗病毒药物Veklury(瑞德西韦):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保持抗病毒活性!

Veklury对多种SARS-CoV-2变异株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奥密克戎。

2022-02-12

斯微生物:全面评估自身优劣势、有针对性改进才能在mRNA赛道上保持领先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两载,病毒不断迭代变异,传播力显著增强。面对奥密克戎毒株席卷全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变异株等的威胁。

2022-02-05

New Phytologist:揭示蜈蚣草对砷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技术是应对土壤砷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实现土壤持续安全利用的绿色环保技术。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模式物种,其对砷超积累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环境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高效的砷长距离转运效率是蜈蚣草超积累砷的重要特征,其中木质部装载是蜈蚣草高效砷转运的关键环节,但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2022-01-19

Nat Cancer:揭示NR2F2通过促进癌症干细胞保持干性和抑制分化维持恶性鳞状细胞癌状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干细胞与癌症实验室主任Cedric Blanpain教授及其团队证实NR2F2通过控制小鼠和人类癌症中的癌症干细胞和肿瘤维持,成为维持恶性肿瘤状态的重要调控因子。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