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近期外泌体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外泌体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Nature【1】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外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doi:10.1038/s41586-020-2066-6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

2020-03-21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如何控制大脑奖惩回路中的神经元活性?

2020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高能量食物、肥胖和强迫性食物的摄入会让我们近乎上瘾,然而多年来科学家们并未阐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脂质营养物质如何对大脑的奖赏回路(reward circuit)产生反应,相关研

2020-03-12

Nat Biotechnol:利用改造的锤头状核酶控制AAV病毒载体中的基因表达

2020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进行瞬时或间歇性基因转移所面临的一种限制是缺乏适合临床表达的遗传开关。特别是,在基因转移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AAV载体中引入关闭开关可以抑制转基因表达。当前的方法基于蛋白开关,这就使得它们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自身的,并且它们的尺寸进一步减小了AAV载体中已经有限的可用空间。在一项新的

2020-03-08

Nature:脂肪酸控制骨骼干细胞再生

万一发生骨折,血液中的脂肪酸会向干细胞发出信号,使它们向成骨细胞发展。如果附近没有血管,则干细胞最终会形成软骨组织。这一现象表明,血管中特定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干细胞发育的方向。相关结果由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在最近的《Nature》杂志上。

2020-03-02

JAMA:严格控制血压可延长寿命三年

2020年3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布莱根与妇女医院(BHM)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血压控制试验的结果转化为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与患者沟通的术语。当2015年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的数据发布时,医学界对以下消息反应热烈:降低血压低到低于正常目标可以使心血管高危成人的总体死亡率降低27%

2020-03-04

BMC Cancer:乳腺癌患者体重会有显著增加

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体重增加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在《BMC Cancer》杂志上发表的,澳大利亚首次全国性的关于乳腺癌患者体重的调查发现,在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后,将近三分之二(63.7%)的女性报告称体重平均增加了9公斤,而总体而言,五分之一的女性(占17%)增加了20公斤以上的体重。

2020-02-27

Cell Rep:与自闭症发生相关的关键基因或能控制胚胎大脑的生长和发育

2020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相关的基因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表示,研究人员此前在发育大脑的神经元中对名为Foxp1的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如今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Foxp1基因对于一类大脑干

2020-03-06

Nat Biotechnol:中外科学家联手开发出MEMOTE工具,可用于改善对全基因组范围代谢模型的质量控制

2020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全基因组范围代谢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 GEM)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设计细胞工厂和研究癌症代谢到分析微生物如何在我们的肠道内相互作用。因此,手动和自动生成的全基因组范围代谢模型的出版物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这可以被看作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但是很多数据对于其他人来说很难在不同的

2020-03-08

多篇文章聚焦线粒体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线粒体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 Genet:揭秘线粒体基因组奥秘 或有望帮助开发多种癌症新型疗法doi:10.1038/s41588-019-0557-x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

2020-02-23

Bmal1基因或许并不是控制机体昼夜节律钟的必要调节子

2020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机体中广泛存在的Bmal1基因被认为能作为机体主要的分子计时器的关键部分,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机体的组织能够持续遵循24小时的昼夜节律,24小时的昼夜分子时钟能影响从机体睡眠到代谢等多项日常

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