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P/BP:科学家发现,调控脑细胞活动的钾离子通道调节剂,可以改善抑郁症相关大脑网络连接!

依佐加滨相比安慰剂显著减少关键奖赏区域(腹侧尾状核、伏隔核)与后扣带回/楔前叶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这与抑郁严重程度下降有关。

2025-06-15

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研究提醒我们,对于长期运动量低的人群,尤其需要早期干预。一旦体力活动进入“下坡路”,很可能就是“病根”悄然埋下的时候。

2025-08-04

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肠癌可劫持调节情绪脑区,利用神经活动促进自身生长

李建明/高天明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首次将调节情绪的外侧隔核神经活动与脑外肿瘤的进展联系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压力或精神障碍促进癌症进展的原因,也为相关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9-10

饮食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有“有效期”?饮食干预在前6个月能让运动变多,12个月后效果却消失!

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发现6个月时干预组中等到剧烈强度身体活动显著增加,但12个月时该溢出效应消失;两组身体功能均有提升,但组间无显著差异。

2025-05-27

科学研究表明,团体艺术活动是解决老年人抑郁和焦虑的有效干预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艺术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特别是在养老院环境中效果更显著。这些发现支持将团体艺术干预纳入社会干预计划,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2025-03-08

两项研究:饮食、活动量、吸烟史、睡眠等8项指标关乎健康长寿,满分者可延寿8.9年

理想的心血管指标涵盖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总胆固醇水平维持在<200mg/dL、不抽烟、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4.9以及每周运动时间达到或超过150分钟。

2025-06-03

超2万人长达8年的随访数据首次显示,日常体力活动与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有关

经常被我们忽略的日常活动,其实也有很大的健康收益。比起制定一个长期的锻炼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增加运动量无疑是更方便实用的!

2025-04-17

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维生素D可显著减缓早期多发性硬化疾病进展,疾病活动风险降低34%

随访期间维生素D组出现MRI活动的频率也更低,新病灶风险低,对比强化病变风险低。

2025-03-15

最新Nature子刊: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会增加大脑饥饿调节中心的活动,刺激食欲,特别是对女性/肥胖者

研究发现:你以为的“健康选择”——三氯蔗糖,可能不仅不会让你产生饱腹感,甚至会让你感觉到饿,更想吃东西!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