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瞄准微流控芯片的下一个爆发点 即POCT、液滴和仿生实验室技术,为体外诊断和药物研发开辟道路。

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的系统科学和技术,其中少量流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可以被系统地控制和操纵,从而按照预先的设置进行流动。微流体技术在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其得以在包括食品,医疗,科技,和环境等的多个领域大展身手。其中备受瞩目的及时现场护理(POCT),液滴微流体,以及仿生实验室技术就能很好地代表微流体近年来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这些技术的名字或许听着十分高冷,

2017-11-07

体外诊断之你可能不知道的侧向层析技术热点

侧向层析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单克隆抗体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单人份检测、经济的优点(图1),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食品质量监测、环境监测、农业和畜牧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医定案等领域。图1:免疫层析试纸条侧向层析技术以大孔径的微孔滤膜(NC膜、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NC膜上,当待测样品加到试纸条一端

2017-09-14

科学家开发新型体外重编程技术 利用抗体将皮肤样细胞转化成诱导多能干细胞

2017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将普通的成年机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研究人员对由1亿个抗体组成的文库进行筛选,发现了多个抗体能够将成熟的皮肤样细胞转化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图片来源:microbiologyspring2011.wi

2017-09-12

体外培养胰岛组织可有效缓解I型糖尿病

2017年8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岛是胰腺中负责产生胰岛素的小部分细胞群体。I型糖尿病患者则由于免疫系统摧毁了胰岛,导致患者需要依靠日常注入胰岛素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高血糖症以及糖尿病型酮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导致死亡的发生。在胰岛功能恢复之前,患者不得不终生主动地控制血糖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匹斯堡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者们希望利用人源多能性干细胞

2017-08-25

Nat Commun: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促进慢性乙肝药物的研发

2017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建立了HBV慢性感染的细胞培养模型,这将为HBV感染相关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相关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这一工具的问世将促进HBV病毒学的研究以及加快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进程。HBV是一类引发异性肝炎的病毒,目前世界上有超过2.5亿人感染HBV

2017-07-27

天普药业与Wako达成战略合作 进军中国体外诊断(免疫)领域

(2017年6月28日,上海)6月28日,危重症领域领先企业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普药业”),与日本一流的诊断试剂制造公司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 (简称“Wako”) 共同宣布达成战略性合作进军中国体外诊断免疫领域,第一个项目是引进一款全球领先的创新肝癌检测标志物AFP/AFP-L3/PIVKA II三联检测(简称“三联检测”),通过该技术实现肝细胞癌早期快速诊断,可在10分钟得出联

2017-06-30

PNAS:科学家在体外受精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详细调查了成功植入胚胎的分子机制,胚胎的成功植入是女性生育的必要过程,研究者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蛋白质滤泡抑素在建立子宫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相关研究为后期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胚胎成功植入的机制,并且开发新型动物模型研究人类胚胎植

2017-06-05

深度解读体外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体外诊断技术(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机体种包括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相关临床诊断信息,从而帮助判断个体疾病或机体机能的服务和技术等。我国体外诊断(IVD)发展起步较晚,1985年科学家们才研制了我国第一批国产生化诊断试剂;未来,传染病检测、慢性疾病检测和早期诊断等领域将是带动体外诊断市场发展的主要领域。而我国体外诊断市场5年后将增长10%

2017-06-21

Cell:从结构上揭示精子在受精开始时识别卵子外壳蛋白机制

在临床实验中对人精子进行染色以便进行精液质量测试,图片来自Bobjgalindo/Wikipedia。2017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一种精子蛋白在受精开始时结合到一种对应的卵子外壳蛋白上的三维结构图。这项研究揭示出一种相同的参与与软体动物和哺乳动物中的精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卵子蛋白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15日

2017-06-18

体外心脏微生理系统进行药物筛选

《科学报告》发表了一项药物筛选的新技术,文章名为Human ipsC-based Cardiac Microphysiological System For Drug Screening applications,该技术利用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为基础的体外心脏微生理系统代替动物模型,有望改进药物开发流程。目前的药物开发中,人们利用非人类动物模型进行安全性与功效性测试,由于不能充分代表人类的生物特征

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