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聚焦体外诊断市场,沃德生命完成澳银资本领投数千万元融资

 据亿欧报道,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研发商沃德生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澳银资本领投。据了解,该笔融资将用于产品注册、生产基地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沃德生命成立于2016年,坐落在深圳坪山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业务聚焦于体外诊断市场,旗下拥有凝血与止血、化学发光、临床微生物三条产品线。目前,沃德生命的拳头产品是一款全流程自动化的血栓弹力图仪,曾在2018年7月的第三届“坪山麒麟杯”创新

2019-01-16

体外合成昆布二糖研究取得新进展

 昆布二糖(laminaribiose)是β-1,3糖苷键连接的还原性二糖,是一种功能多样的高价值寡糖。它可以作为合成透明质酸的前体物质应用于制药及化妆品行业,作为促发芽剂和天然防腐剂应用于农业领域,且其具有益生作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行业,另外,还可以调控嗜热菌热纤维梭菌的蛋白表达。昆布二糖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以稀酸水解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供应有限,导致昆布二糖价格居高不下

2019-01-12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体外细胞培养有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2018年1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体外培养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细胞,能够用于研究大脑神经连接异常的发生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这一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培养细胞的健康状况反映了人类大脑中相同细胞的健康状况,我们或许能够为研究精神障碍创造更好的模型,”该研究的资深作者Bruce M.说。Bruce 是McLean医院

2018-12-03

研究利用体外多酶系统实现纤维素的完全转化

体外多酶系统是模仿体内代谢途径,在体外组合一系列酶及辅酶构建复杂的生化反应网络,催化底物生成产物的新型生物制造平台。该体外生物合成途径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反应速度快,已经被成功应用到利用淀粉生产氢气、生物电、稀少糖等领域。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被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纤维素每年的产量是淀粉的40倍以上,因此利用体外多酶系统将纤维素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成为

2018-10-21

Nature: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自我组装成胚胎样结构

2018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哺乳动物身体的结构在胚胎植入子宫后不久就已建立。身体的前后轴、背腹轴和中间外侧轴在协调胚胎的各个区域中的DNA转录的基因网络的调节下便已确定了。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表现出类似能力的伪胚胎(pseudo-embryo, 即胚胎样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0月3

2018-10-04

Science:蛋白Bouncer是物种特异性受精所必需的

2018年9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斑马鱼卵子外表面上存在的蛋白可起着哨兵的作用,它仅允许斑马鱼的精子进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9月7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Ly6/uPAR protein Bouncer i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species-specif

2018-09-08

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系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

2018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细胞系是癌症研究的支柱。这些细胞群体,通常是从患者的肿瘤样本中收集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的,可在体外无限制地生长,从而能够用于从基础遗传研究到药物发现的一切应用中。不过,虽然科学家们认为即便单个细胞系持续地生长和分裂,它们仍然保持遗传上的一致性,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员、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霍华

2018-08-12

微流控芯片助力构建体外类生命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 以inside back cover的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体外类生命系统构建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光诱导微流控芯片,利用动态变化的数字光掩膜,实现了多维水凝胶结构的层层微制造,并且具备非紫外、快速、灵活、可重构的优点,为建立体外类生命系统、生物器官模型等

2018-07-26

流式荧光技术--体外诊断领域多重联检的明珠

小编推荐会议: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  流式荧光技术又称液态芯片技术(Luminex xMAP技术),其整和了荧光编码微球、激光分析、应用流体学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项最新科技,是美国Luminex公司于上世纪末开发出的新一代高通量发光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等领域,并得到各权威机构和医学界的高度认可。2005

2018-07-19

科学家首次看清受精卵分裂第一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诞生于受精卵。教科书说,当父母的精子与卵子融合后,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共同组成了我们的遗传蓝图,联手开启了胚胎发育的过程。而来自德国的一支团队发现,来自父母的染色体在初次碰面时,竟还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这些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而是自顾自的分离。这项重磅研究今日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颠覆了我们对受精卵分裂第一步的基本认知。这项研究得到了《科学》的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