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望利用脂质靶点开发出新型流感疗法
2019年7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甲型流感病毒(IAV,influenza A virus)往往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所清除;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失调,而且一旦并未及时控制的话,机体免疫细胞所引发的炎症就会导致广泛的肺部组织损伤以及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增加。那么我们如何帮助机体免疫系统平衡两种主要的宿主防御策略呢?即攻击病原体(宿主耐受性)及保护自身的组
Nature:解析出脂质翻转酶Drs2p–Cdc50p的三维结构和自我调节机制
2019年6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P4-ATP酶(Type 4 P-type ATPase, P4-ATPase)是脂质翻转酶(lipid flippase),可促进磷脂从真核细胞膜的质膜外小叶主动转运到细胞质小叶。P4-ATP酶的分子结构及其识别和转运脂质的机制仍然未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法国细胞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解析出
J Agr Food Chem:你吃的有机食品是真的有机食品么?
2019年6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有机食品越来越受欢迎,而且价格昂贵。有机水果和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合成农药,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认为有机水果和蔬菜比使用合成农药的水果和蔬菜更健康。但并不是所有贴有这种标签的食品都完全不含杀虫剂,但检测出低含量的这种物质可能颇具挑战性。现在,科学家们在美国化学学会的《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
Cancer:体脂分布或与高风险的恶性前列腺癌有关
2019年6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体脂分布或与高风险的侵袭性前列腺癌发生相关。文章中,研究者直接测定了体脂分布于人群的前列腺癌风险,他们发现,高水平的腹部和大腿脂肪与高风险的侵袭性前列腺癌有关,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理解肥胖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或为后期开发前列腺癌新型
铁证如山:超加工食品导致肥胖
2019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少吃垃圾食品,比如薯片、工业生产的披萨和含糖饮料,因为它们含有高热量。这些被营养学家称为"超加工"食品的食品含糖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但这是它们导致体重增加的唯一原因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重要新试验表明,除了卡路里,还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研究已经发现了垃圾食品和体重增加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从未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进
新研究揭示深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
深加工食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许多人食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两项研究说,深加工食品与心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等健康风险之间有关联,这支持了以前一些研究认为深加工食品有健康风险的观点。据介绍,研究中的深加工食品包括包装好的烘烤食品和饼干、气泡饮料、含添加剂食品、由脱水蔬菜做成的汤等,它们通常含有较高水平的糖、脂肪、盐,但缺乏维生素和纤维。在一些国家,这些深加工食品占到
我们应该担心食品中含有的纳米颗粒么?
2019年6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选择把钱花在家庭用品上是基于它们的外观、感觉和味道,以及我们认为它们可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制造商应用纳米技术--一种利用纳米尺度上发生的效应的技术领域--来创造我们想要在这类产品中得到的特性。例如,牙膏中的白度,或防止袜子中的细菌生长。图片来源:http://cn.bing.com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在纳米尺度上的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比
研究揭示谷氨酸棒杆菌抵御低酸胁迫的生理机制
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菌种,已被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工业发酵,以及有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然而,在谷氨酸、丁二酸以及丙酮酸等酸性生物基化学品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谷氨酸棒杆菌时常面临着低酸环境的胁迫压力,严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相关目标代谢产物的积累。因此,深入探究和解析谷氨酸棒杆菌对低酸胁迫环境的生理适应策略,以期利用这些知识对生产菌株
PNAS:膀胱药物通过激活棕色脂肪介导的脂质水解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2019年5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发表于《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称,一种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跃的药物可加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人员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药物可能会增加人类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用于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可能具有其他病理生理效应。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和中国山东大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或会影响肠道菌群 引发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发生
2019年5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于很多食物中的纳米粒子(nanoparticle)或会对机体健康产生实质性的有害影响。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食品添加剂E17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tanium diox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