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盐芥适应高盐低磷生境的分子机制
土壤盐渍化通常和土壤贫瘠相伴,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盐生植物在贫瘠的盐渍生境下仍能良好生长,说明其可能具有独特的养分吸收利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除耐盐外,对低磷胁迫也有较强的耐受性,这与该物种高盐低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研究盐芥适应高盐低磷生境的分子机制,寻找盐和低磷胁迫信号通路的交叉调控元件,对于提高盐胁迫下作物的磷
研究发现低致死率非洲猪瘟基因II型自然变异流行株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了解到,2020年,该实验室在开展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研究中发现,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了低致死率的非洲猪瘟基因II型自然变异流行株。目前,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病毒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其中亚洲主要流行基因II型。时下,非洲猪瘟尚无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感染猪群扑
研究发现突触脉冲的强度与突触大小直接相关
神经细胞通过突触彼此交流。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Kevan Martin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些联系似乎比以前认为的要强大得多。突触越大,传递的信号就越强。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脑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新皮质是大脑的一部分,人类用它来处理感官
蛋白TIA1促进tau相分离,并促进毒性tau低聚物产生
2021年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蛋白tau有助于让大脑中神经元的内部骨架保持稳定。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称为tau低聚物(tau oligomer)的毒性tau蛋白聚集物推动了疾病进展和记忆力丧失。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展示了这些tau低聚物是如何形成的,相应地,如何预防它们。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22
低脂高碳水VS高脂低碳水饮食,谁更胜一筹?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小规模但高度受控的研究,低脂肪、植物性饮食的人每天吃的卡路里较少,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较高,相比之下,他们吃低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饮食的时候。在美国国家糖尿病和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的研究人员的领导下,这项研究比较了两种饮食对热量摄入、激素水平、体重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医学》上,拓宽了人们对限制饮食中碳水化合
BMJ:短期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缓解直接相关
2021年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MJ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推荐饮食而言,严格遵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长达6个月时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会经历更大的疾病缓解率,而且并不会出现副作用。研究者表示,大多数益处在12个月后就会减少,但临床医生可能会考虑利用短期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来
新研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公报介绍,科研人员发现,一些患者连续6个月接受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后,即每天摄取的卡路里中仅有不到26%来自碳水化合物,比传统饮食的患者实现了更高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相关成果近日已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参与研究的约书亚·戈
水稻耐受土壤低氮适应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面对人口增长,育种的首要目标是高产,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在高肥下获得较高产量。然而,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组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